2017年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10管理学原理之管理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目标效价
【答案】日标效价又称目标价值,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将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估价,即对组织所提供的诱因或报酬的全部预期价值的主观估计,衡量其价值大小的依据是这些诱因或报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人的需要。
2. 企业文化
【答案】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
①组织精神;
②组织价值观;
③组织形象。
企业文化的特征主要有:
①成员的一致性;
②团体的重要性;
③对人的关注;
④单位的一体化;
⑤控制;
⑥风险承受度;
⑦报酬标准;
⑧冲突的宽容度;
⑨手段一结果倾向性;
⑩系统的开放性。
3. 信度与效度
【答案】信度是指考评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一致性指不因所用考评方法及考评者的改变而导致不同结果; 稳定性指一定时间内重复考核所测评的结果应相同。主要表现为一个测量过程中各项目的得分是否基本相符合,两次测量考评的分数是否前后基本一致。
效度是指考评所获信息与待测评的真正工作绩效间的相关程度。考评测量的效度越高,表示它所测量的结果能正确反映工作绩效的程度越高。效度反映运用某种技术得出的测试结果所能真正衡量被测试对象的程度。效度差便是所测量的不是拟测的,无关信息被纳入,有关信息却被忽略了,
出现文不对题与答非所问的弊端。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体现为:信度将影响效度水平的高低,信度是对测评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反应,而效度是结果与工作绩效相关程度的反应。一般而言,测评者的绩效结果越稳定、越一致则其结果与工作中的绩效水平的相关程度就越大,反之则越低; 有效的考核既要有信度又要有效度。二者共同作为测评考核有效性的手段。
4. 头脑风暴法
【答案】头脑风暴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该方法由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AR Osborn 提出,实施该决策方法的四项原则是:①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将相互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内; ②建议越多越好,在这个阶段,参与者不要考虑自己建议的质量,想到子}么就应该说出来; ③鼓励每个人独立思考,广开思路,想法越新颖、奇异越好; ④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以使它更具说服力。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畅所欲言、自由思考的氛围,诱发创造性思维的共振和连锁反应,产生更多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方法的时间安排应在1--2小时,参加者以5-6人为宜。
5. 标杆管理
【答案】标杆管理(Benchmarking )是指通过学习他人而寻求生产改进和提高的管理方法。20世纪70年代最先由美国施乐公司开始实施,80年代后期在美国企业中广泛推行。标杆管理的主要内容为:选定一个值得学习的企业,立下一个发展的目标,通过建立学习网络观摩学习,将该企业的长处纳入到自己的行为之中,使组织获得全面革新,最终达到领先的目的。标杆学习的内容涵盖流程、产品、服务以及企业内各个部门的功能发展和协调。
标杆学习在空间范围上可分为内部的标杆学习、外部的标杆学习、功能(通用)的标杆学习三种。①内部的标杆学习是与组织内表现最好的企业相比较,进行学习改进; ②外部的标杆学习是对相同产业中最好的企业(往往是直接的竞争对手)的比较与学习; ③功能的标杆学习是对拥有最先进的产品、服务、流程的企业(可以是产业内的,也可以是产业外的)的比较与学习。
二、简答题
6. 钱得勒指出:“战略决定结构”,试从战略与结构的角度分析一下机械式组织和有机组织的特点,以及相应的适用条件。
【答案】组织的战略就是它的总目标,它涉及一定时期内组织的全局方针、主要政策与任务。战略决定着组织的任务、技术和环境,而这些方面的因素又决定着其本身的组织结构设计。因此,战略决定结构。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特点和适用条件的内容如下:(1)机械式组织
①机械式组织的定义
机械式组织结构也称官僚行政组织结构,是一种稳定的、僵硬的结构形式,它追求的目标是稳定运行中的效率。机械组织注重对任务进行高度的劳动分工和职能分工,以客观的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方式挑选符合职务规范要求的合格的任职人员,并对分工后的专业化工作进行严密的层次控
制,同时制定出许多程序、规则和标准。
②机械型组织结构的特点
a. 任务被划分为独立的专业化部分;
b 职责范围受严格精确限定;
c. 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和许多程序规则;
d. 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集中在组织上层; e. 强调上级对下级的纵向沟通; f. 协调和控制倾向于采用严密结构的层级组织(如职能型组织)。
③适用条件
a. 环境相对稳定;
b. 任务明确且持久,决策可以程序化;
c. 技术相对统一而稳定;
d 按常规活动,以效率为主要目标;
e. 企业规模相对大。
(2)有机式组织
①有机式组织的定义
有机型组织结构也称适应性组织结构,是一种分散、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形式。它因为不具有标准化和规则条例,所以是一种松散的结构,能依据需要迅速做出调整。
②有机型组织结构的特点
a. 员工围绕共同的任务开展工作;
b. 权责范围在相互作用中不断修正;
c. 职权等级和程序规则少;
d. 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分散在组织之中;
e. 强调上下级双向的沟通及横向和斜向的沟通;
f. 协调和控制经常依靠相互调整和具有较大灵活性的组织系统(如矩阵型组织)。
③适用条件
a. 环境相对不稳定和不确定,企业必须充分对外开放;
b. 任务多样化且不断变化,使用探索式决策过程;
c. 技术复杂而多变;
d. 有许多常规活动,需要较强的创造力和革新能力:e. 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7. 简要分析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答案】(1)客观性,管理原理是对管理的实质和客观规律的表述,因此,它与管理工作中所确定的原则有严格区别;
(2)概括性,管理原理是对包含了各种复杂因素和复杂关系的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描述,或者说,是在总结大量管理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舍弃了各组织之间的差别,经过高度综合和概括得出的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