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651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651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651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题库(二) . 12 2017年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651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题库(三) . 21 2017年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651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题库(四) . 31 2017年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651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题库(五) . 40
一、填空题
1. “隐含读者”是德国文论家______提出的概念,与“隐含读者”相对的是______。
【答案】伊瑟尔; 现实读者
【解析】“隐含读者”是由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隐含读者”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2. “酒神精神”是______在《______》中提出的关于希腊悲剧思维方法与艺术特点的重要概念。
【答案】尼采; 悲剧的诞生
【解析】“酒神精神”语出希腊神话。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将希腊神话中的日神和酒神用来象征两种基本的心理经验。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是两种根本的艺术冲动。自然界本身的日神精神产生、肯定和美化个体生命; 而自然界本身的酒神精神则毁掉和否定个体生命。更为原始的酒神精神正是通过否定“个体化原则”对世界的生命意志的肯定,从而使人体验到复归自然界原始统一的欢悦。
二、1
3. 逻各斯
【答案】逻各斯在希腊语中记为“logos" ,是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常用的哲学概念,逻各斯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因而也有语言或“理性”的意义。自赫拉克利特最初把“逻各斯”引入哲学中后,它当时既有语言、说明、尺度之蕴,又有理性、法则之意。海德格尔曾经从语源学上对逻各斯有过考证,他认为古希腊语中的“logos ”,起源于“legein" ,而“legein" ,在古希腊语中意为“说话”。后来,德里达继承海德格尔的思路对西方哲学进行了总的概括,提出了以逻各斯为中心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三、论述题
4. 如何理解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现象?
【答案】文学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并伴随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但文学发展的进程也有特殊的情况,即文学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对此,马克思指出这是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1)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现象的表现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在:
①某种艺术生产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
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成为后世不可企及的范本。
②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成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可能超过经济发达的国家,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
(2)不平衡现象反映了物质是决定艺术生产的要素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的状况只是说明了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而这一关系的另一方面则是两者发展上的平衡关系。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会最终制约文学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和平衡两者共存于文学和经济的发展关系之中。
从局部的情况看,或者从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看,不平衡关系确实存在,但在总体的方面看,或者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来分析,会发现文学发展的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曲线上左右摇摆,二者之间总是大致平衡的。因此,物质生产是文学发展中“最终的支配作用”的东西。
(3)不平衡现象说明了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对艺术生产也具有深刻影响
最终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并不等于准一的因素,影响文学发展的除了经济因素以外,上层建筑的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观念以及一些涉及文学发展的制度、政策、设施也会对文学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往往是更直接的影响,在最终意义上应该说是经济因素决定了文学发展,但在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文学的发展,而考察文学的具体变化更要从这一方面来认识。
总之,艺术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物质生产的发展,但是其也有自身的独立性,正如马克思所说“艺术的繁荣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物质生产发展成比例的,它有其自身的独立性。
5. 为什么说即兴不是凭空出现的?
【答案】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即兴的特点是趁热打铁,但即兴不是没有酝酿而凭空出现的。
(1)即兴需要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
(2)即兴创作要有气氛和契机。
(3)即兴的外在表现是突发性和一泻千里的冲动,但实际上却是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是长久酝酿的产物。
(4)即兴不是作家的理智所选择的,他和其所享受的天赋、气质等先天因素以及后天所掌握的本领、技巧有关。
6. 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流派进行简介,说明其产生时间、主要代表人物并对其著作进行介绍。
【答案】以英美新批评流派为例。
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流派中一个影响深远的批评流派。
(1)产生时间及发展阶段
“新批评”一词,源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但这一流派的起源则可追溯到艾略特和瑞恰兹。英美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于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蔚成大势。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渐趋衰落,但新批评提倡和实践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仍不失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2)代表人物
英美新批评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艾略特、瑞恰兹、燕上逊、兰色姆、韦勒克等。
艾略特可视为新批评的思想先驱。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提出了一重要论点一一非个性论,这一论点构成了新批评文论的基石。艾略特强调批评应该从作家转向作品,从诗人转向诗本身。为新批评提供方法论基础的是瑞恰兹,他通过引进语义学的方法使人们把注意力移向语言。
新批评派主要有三代批评家: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休姆和美国诗人庞德; 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燕上逊和兰色姆; 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韦勒克和文萨特。他们共同完成了新批评的理论体系。
(3)英美新批评代表人物的著作
①兰色姆《新批评》
兰色姆《新批评》一书主要运用文学本体论与“结构一肌质”理论,分别对瑞恰慈、艾略特、温特斯等人的文学批评进行了批评,并在批评中更细致地丰富了他的理论。
a. 文学本体论
兰色姆将“本体”这一哲学术语首次用于文学研究。新批评则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艺术客体,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学活动的本源。以作品为本体,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研究文学的特征遂成为新批评的理论核心。
持有同样观点的文萨特和比尔兹利则从另外的角度来阐述他们的主张,为此他们提出了两个著名的概念:其一是意图谬误; 其_是感受谬误。文萨特和比尔兹利视对作者意图的探究为谬误,其锋芒所向直指实证主义或浪漫主义文学批评。同时他们认为以读者情感波动弧度的大小评判作品的优劣,是一种感受谬误。在作家一一作品一一读者共同建构的艺术有机过程中,新批评毫不犹豫地斩断了两端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批评是一种地道的作品本体论。
b. 结构一肌质论
兰色姆认为,结构与肌质是相互对应又联系紧密的概念,所谓结构是一首诗的逻辑线索和概要,它是一首诗可以用散文转述的部分,它给予一系列感性资料以秩序和方向。诗始终把握着具体事物的形象,这些具体事物和形象就是诗歌的肌质。诗的结构一肌质是一个不容分割的有机整体,正像一个活人的肉体和精神不可分离一样,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小可分离的。
②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
瑞恰兹是新批评派的另一位创始人。他为新批评派奠定了诗歌语言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其代表作是《文学批评原理》,在这一书中,瑞恰兹提出了语境理论。
语境理论是新批评语义分析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解新批评方法的前提。这一理沦由瑞恰兹提出,后来得到新批评派的赞同和运用。语境是指某个词、句或段与它们的上下文的关系,正是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