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825管理学原理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目录
2016年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825管理学原理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一) ... 2 2016年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825管理学原理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二) . 12 2016年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825管理学原理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三) . 21 2016年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825管理学原理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四) . 30 2016年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825管理学原理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五) . 40
一、名词解释
1. 企业制度
【答案】企业制度是规定或调节企业内部不同参与者之间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或标准的总和。企业制度在为经营活动的组织提供基本规则和框架时,表现出月种基本功能:①导向功能,指企朴制度指导企湘经营方向的选择、引导稀缺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的功能; ②激励功能; 指企业制度诱导各类参与者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贡献的功能; ③协调功能,指通过制度安排,使各类参与者在企业经营的不同时空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使他们提供的不同贡献形成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合力的功能。
2.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答案】(1)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的概念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是指管理者在选择了某方案后,如果将来发生的自然状态表明其他方案的收益更大,那么他(或她)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其最终选择的是后悔值最小的方案。在决策者不知道各种自然状态中任何一种发生的概率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的决策目标是避免较大的机会损失。
(2)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的步骤
①计算每个方案在每种情况下的后悔值,后悔值一该情况下的各方案中的最大收益一该方案在该情况下的收益;
②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
③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最小的方案。
3. 矩阵组织、企业的矩阵型组织结构
【答案】(1)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定义矩阵型结构又称规划一目标结构,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或项目、服务等)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组成的一个矩阵,是同一名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产品或项日小组的工作的一种结构。当组织面临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组织目标需要同时反映技术和产品双重要求时,矩阵型结构应该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式。
(2)矩阵制的优点
①加强了横向联系,专业设备和人员得到了充分利用,具有较大的机动性;
②促进各种专业人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发,相得益彰。
(3)矩阵制的缺点
①成员位置不固定,有临时观念,有时责任心不够强;
②人员受双重领导,有时不易分清责任。
4. 网络计划技术
【答案】(1)网络计划技术的概念
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包括各种以网络为基础制定计划的方法,如关键路径法、计划评审技术、组合网络法等。网络计划技术的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项日分成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作。
(2)网络计划技术的优点
①该技术能清晰地表明整个工程的各个项目的时间顺序和相互关系,井指出了完成任务的关键环节和路线;
②可对工程的时间进度与资源利用实施优化;
③可事先评价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④便于组织与控制;
⑤易于操作,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各行各业以及各种任务。
5. 反馈控制
【答案】(1)反馈控制的概念
反馈控制又称事后控制、成果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己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这类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其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已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生或防止其今后再度发生。
(2)反馈控制的优缺点
①优点:A. 反馈控制为管理者提供了关于计划的效果究竟如何的真实信息; B. 反馈控制可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
②缺点:A. 只能事后发挥作用,任何供以反馈分析的结果都是既定的、不能改变的结果,惟一的作用是为以后类似的工作提供警戒与参考; B. 偏差发生与被发现并得到纠正之间有较长一段时滞,这必然对偏差纠正的效果发生很大影响。
6. 弹性福利计划
【答案】弹性福利计划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固定式福利的新员工福利制度,又称为“自助餐式的福利”,即员工可以从企业所提供的一份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中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弹性福利制强调让员工依照自己的需求从企业所提供的福利项目中来选择组合属于自己的一套福利“套餐”。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专属的”福利组合。弹性福利制非常强调员工参与的过程,希望从别人的角度来了解他人的需要。但事实上,实施弹性福利制的企业,并不会让员工毫无限制
地挑选福利措施,通常公司都会根据员工的薪水、年资或家眷等因素来设定每一个员工所拥有的福利限额。而在福利清单在所列出的福利项目都会附一个金额,员工只能在自己的限额内购买喜欢的福利。
二、简答题
7. 分析系统内外创新的机会存在于何处?
【答案】创新与变革是对原有秩序的破坏。原有秩序之所以要打破,是因为其内部存在着或出现了某种不协调的现象。创新活动正是从发现和利用旧秩序内部的这些不协调现象开始的。不协调为创新提供了契机。旧秩序中的不协调既可存在于系统的内部,也可产生于对系统有影响的外部,具体内容如下:
(1)就系统的外部说,有可能成为创新契机的变化主要有:
①技术的变化,从而可能影响企业资源的获取、生产设备和产品的技术水平;
②人口的变化,从而可能影响劳动市场的供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需求;
③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迅速增长的经济背景可能给企业带来不断扩大的市场,而整个国民经济的萧条则可能降低企业产品需求者的购买能力;
④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转变,从而可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或劳动者对工作及其报酬的态度。
(2)就系统内部来说,引发创新的不协调现象主要有:
①生产经营中的瓶颈,可能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劳动积极性的发挥,因而始终困扰着企业的管理人员。这种卡壳环节,既可能是某种材料的质地不够理想,且始终找不到替代品,也可能是某种工艺加工方法的不完善,或是某种分配政策的不合理。
②企业意外的成功和失败,如派生产品的销售额从而其利润贡献出人意料地超过了企业的主营产品; 老产品经过精心整顿改进后,结构更加合理,性能更加完善,质量更加优异,但并未得到预期数量的订单一一这些出乎企业意料的成功和失败,往往可以把企业从原先的思维模式中赶出来,从而可以成为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
8. 控制过程包括哪些阶段的工作? 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
【答案】(1)控制的过程都包括二个基本环节的工作:
①确立标准:a. 确定控制对象; b. 选择控制的重点; c. 制定标准的力一法。
②衡量成效:a. 通过衡量成绩; 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b. 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③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③纠正偏差:a. 找出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b. 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 c. 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2)为了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控制:
①适时控制。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
②适度控制。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
必须注意:a. 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b. 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c. 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