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821分析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吸收光谱

【答案】吸收光谱是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收度A (或透光率)为纵坐标的曲线。

2. 准确度

【答案】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在不知真实值的情况下,常以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来代替真实值)。

3. 滴定曲线

【答案】滴定曲线是描述滴定过程中溶液浓度(或参数)变化的曲线。

4. 银量法

【答案】以银盐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沉淀滴定方法称为银量法。

5. 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

【答案】化学位移指在有机化合物中,各种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不同(结构中不同位置),共振频率有差异,引起共振吸收峰的位移。

6. 荧光

【答案】分子受到激发后,无论处于哪一个激发单重态,都可通过振动弛豫及内转换回到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以辐射形式回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发射的光称为荧光。

二、简答题

7. 下列试样宜采用什么熔剂和坩埚进行熔融:铬铁矿、金红石、锡石、陶瓷?

【答案】铬铁矿

熔剂,铁、银、刚玉坩埚;金红石:酸性熔剂,石英或铂坩埚;锡

石:酸性熔剂,石英或铀坩埚;陶瓷:碱性熔剂,铁、银、刚玉坩埚。

8. 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基准物质,既可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又可标定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浓度,为什么?写出各标定反应和浓度计算关系式,并说明各标定反应使用什么指示剂及终点颜色变化?

【答案】(1)标定酸,亦可用于标定碱。

第 2 页,共 33 页

既有酸性基团一COOH , 又有碱性基团一COOK ,所以它既可用于

(2

)标定时,发生反应答:

到达滴定终点时,酚酞由无色变为微红色。NaOH 的浓度表达式为答:

标定

时,发生的反应为

终点时,结晶紫由紫红变为纯蓝

浓度表达式为:

9. 共沉淀和后沉淀区别何在?它们是怎么发生的?对重量分析有什么不良影响?在分析化学中什么情况下需要利用共沉淀?

【答案】共沉淀就是:当一种难溶物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时,溶液中的某些可溶性杂质会被沉淀带下来而混杂于沉淀中的现象。共沉淀使沉淀玷污,它是重量分析中最重要的误差来源之一。后沉淀是由于沉淀速度的差异,在已形成的沉淀上形成第二种不溶物质,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特定组分形成的过饱和溶液中,后沉淀所引入的杂质量比共沉淀要多,且随沉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増大。从带入杂质方面来看共沉淀现象对分析测定是不利的,但在分析化学中往往利用共沉淀这一现象来富集分离溶液中的某些微量组分,特别是贵金属和稀有元素等。

10.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哪几类?

【答案】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11.简述三种测定珍珠粉中钙含量的基本原理。

【答案】(1)配合滴定法:在pH=l.2时,采用钙指示剂,用EDTA 滴定钙,测定钙含量。 (2)氧化还原滴定法:

将钙转化为此测定钙含量。

(3)质量分析法::

将钙沉淀为

过滤、•洗净、干燥后称重。

12.指出下列化合物在高分辨核磁共振仪中,不同基团等价质子的化学位移(近似值),自旋分裂的重峰数和自旋系统。

【答案】不同基团等价质子的化学位移(近似值),自旋分裂的重峰数和自旋系统如下所示:

第 3 页,共 33 页

再将溶解. ,用

标准溶液滴定由

13.在G-L 色谱中,使用的固定液是哪类物质?如何衡量它的选择性?讨论引起选择性不同的原因。

【答案】在G-L 色谱中,常用的固定液一般都是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它挥发脚,热稳定性好,对试样各组分有适当的、高选择性的溶解能力,化学稳定性好。常用固定液的极性来衡里其选择性,极性大小用相对极性P 或麦氏常数表示。由于固定液分子结构不同,它与被分离组分分子间存在的作用力包括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力,被分离组分分子的结构与固定液分子结构越相似,它们之间的作用力越大,该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时间就越长。

14.

测定核磁共振谱应采用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谱仪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由于

核的天然丰度及磁旋比均比

核小。

三、计算题

15.在酸性介质中,用

(1)试写出滴定反应的离子反应式; (2

)如用(3

)已知

【答案】(1)滴定反应的离子反应式为:

(2

)用示剂。

(3)负极反应方程式及电位为:

正极反应方程式及电位为:

在化学计量点时,两电对的电极电位相等,于是可得:

这样,就可以求得化学计量点的电位为:

第 4 页,共 33 页

滴定

设化学计量点的

的本色确定终点不太明显,还有何种方法可以指示终点?

试推导并计算化学计量点的电位。

的本色确定终点不太明显,可用二苯胺磺酸钠或1, 10-邻二氮菲-Fe (II )等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