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714新闻传播学基础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5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的“共同兴趣”

【答案】新闻的“共同兴趣,,是指新闻要反映社会大众关心的事实,而不是个别人关心的事实。新闻的共同兴趣是建立在受众对当前变动事实的共同关心的基础上,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提倡共同兴趣会把阶级性丢掉。任何一种大众新闻传播工具,不管宗旨、目的是什么,它想要存在下去,就必须考虑受众的共同兴趣。

2. 新闻生产

【答案】新闻生产是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加工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是被生产出来的,不仅是指事实经过采访、写作、编辑最后成为新闻作品这样一个生产流程,更深的含义是指新闻是新闻生产者经过有意识的加工的产物,新闻生产者从而建构了新闻事件,进而建构了现实。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或者说在新闻生产中必须权衡的主要因素包括:专业标准、法规、形势、决策者、市场和媒体的定位。

3. 知识沟

【答案】知识沟是蒂奇诺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即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进而产生了知识沟。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二、简答题

4. 竞争给中国新闻媒介带来的显著变化有哪些?

【答案】新闻媒介在经营上走向市场,竞争立刻在新闻市场上展开。竟争的直接目的是争夺受众,最终目的是争夺广告。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成为媒介的成败标志,广告成了媒介的生命线。竞争既在各大媒体之间展开,也在各个媒体内展开。竞争给媒介带来的显著变化主要有:

(1)受众中心地位的认同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对媒介采取大包大揽政策,人财物、产供销完全由国家掌握着,媒介不过是一个生产单位,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由宣传的决策者决定。对受众来说,你生产什么,我们就接受什么。当新闻媒介一旦走向市场,受众就成了媒介的衣食父母。竞争推动了媒介内容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