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3管理学综合二(含管理学和会计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辨析题

1. 主张通过与管理者职能相联系的办法把有关管理知识汇集起来,力图把用于管理实践的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揉合在一起以形成管理学科的学派是管理过程学派。

【答案】F

管理过程学派是以管理的职能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为研究对象,认为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是分不开的,管理的过程也就是管理的职能发挥作用的过程。以这一认识为出发点,管理过程学派试图通过对管理过程或管理职能的研究,把管理的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加以理性概括,从而形成一种“一般性”的管理理论。这个学派在西方是继古典管理理论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之后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一个学派。并不是对管理知识和理论简单的汇集和揉合。

2. 梅奥试验得到的结论是,人是“经济人”。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梅奥试验得到的结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具体内容如下:

(1)霍桑试验

梅奥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即霍桑试验。该试验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年);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年8月一1928年4月); 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1928一1931年); 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1932年)。

(2)试验结论

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科学管理学派认为金钱是刺激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把人看作经济人。梅奥认为,工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这就构成一个体系,称为“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它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其成员的行为。古典管理理论仅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是有欠缺的。非正式组织小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

③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

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如果满足度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就高,生产率就高。

因此,梅奥试验得到的结论是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

3. 按决策的作用(所处地位)可以把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专业决策。

【答案】T

按决策范围(即决策所处的地位、特点、作用不同),决策分为:

①战略决策,通常包括组织目标、方针的确定,组织机构的调整,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技术改造等,这些决策牵涉组织的方方面面,具有长期性和方向性。

②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是在组织内贯彻的决策,属于战略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③业务决策,又称专业决策,是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只对组织局部产生影响。行为决策学派认为决策是一个选优过程,所以决策结果是基于己有资源背景下寻求利润或收益的尽可能答:F

行为决策理论认为,理性的和经济的标准都无法确切地说明管理的决策过程,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所以行为决策学派并不会把决策作为一个优选的过程。

二、简答题

4.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建立创新型社会的战略主张,其核心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规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请运用管理学理论知识简述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激发创新?

【答案】创新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了创新的含义,并将创新这个概念纳入经济发展之中,论证创新在经济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创新的基本内容包括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创新、环境创新等。

一般来说,有三类因素可用来激发组织的创新力。它们是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的人力资源实践。为充分发挥组织结构因素、组织文化因素和人力资源因素激发组织创新力的作用,应该分别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结构性因素。结构因素对创新的作用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①有机式结构。有机式结构对创新有正面的影响。因为其纵向变异、正规化和集权程度低,从而可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应变力和跨职能工作的能力,从而使创新更容易得到采纳。

②充足的资源。拥有富足的资源能为创新提供另一重要的基石。组织资源充裕,就使管理当局有能力购买创新成果,敢于投下巨资推行创新并承受失败的损失。

③单位间的密切沟通。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像委员会、任务小组及其他这类机制都

可以促进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得到创新成功组织的广泛采用。

(2)文化因素。充满创新精神的组织文化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接受模棱两可。过于强调目的性和创造性会限制人的创造性。

②容忍不切实际。不切实际的东西往往可能带来问题的创新性解决。

③外部控制少。组织将规则、条例、政策这类控制减少到最低限度。

④接受风险。组织鼓励员工大胆试验,不用担心可能失败的后果。错误被看作能提供学习的机会。 ⑤容忍冲突。组织鼓励不同的意见,个人或单位之间的一致和认同并不意味着能实现很高的经营绩效。

⑥注重结果甚于手段。提出明确的目标后,个人被鼓励积极探索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的途径。 ⑦强调开放系统。组织时刻监控环境变化并快速做出反映。

(3)人力资源因素。对于人力资源因素,组织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①高培训与发展投入。有创造力的组织要积极地对员工进行培训,以保持其知识的更新。 ②有工作保障。给员工提高生活保障,以减少他们因犯错误而遭解雇的顾虑。

③有创造性的员工。组织应鼓励员工成为革新能手。

5. 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如何?

【答案】组织设计者一般要完成以下三个步骤的工作。

(1)职务设计与分析。职务设计与分析是组织设计的最基础工作。职务设计是在目标活动逐步分解的基础上,设计和确定组织内从事具体管理工作所需的职务类别和数量,分析担任每个职务的人员应负的责任,应具备的素质。

(2)部门划分。根据各个职务所从事的工作内容的性质以及职务间的相互关系,依照一定的原则,可以将各个职务组合成被称为“部门”的管理单位。

(3)结构的形成。职务设计和部门划分是根据工作要求来进行的。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组织内外能够获取的现有人力资源,对初步设计的部门和职务进行调整,并平衡各部门、各职务的工作量,以使组织机构合理。如果再次分析的结果证明初步设计是合理的,那么剩下的任务便是根据各自工作的性质和内容,规定各管理机构之间的职责、权限以及义务关系,使各管理部门和职务形成一个严密的网络。

6. 技术创新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要素创新。从生产的物质条件这个角度来考察,要素创新主要包括材料创新和手段创新。

(2)产品创新。产品是企业的象征,任何企业都是通过向市场上提供程度上不可替代的产品来表现并实现其社会存在的,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是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主要标志。

(3)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利用一定的方式将不同的生产要素加以组合,这是形成产品的先决条件。要素的组合包括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时空组织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