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依恋

【答案】依恋指婴儿和照看人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表现为婴儿和照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2. 认知过程

【答案】认知过程一般指感觉、知觉、学习和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就是认知过程。

3. 陈述性记忆

【答案】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如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都属于这类记忆。

4. 表象

【答案】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同时,表象也促进了问题解决。

二、简答题

5. 简述精神分析中关于梦的理论。

【答案】(1)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在清醒状态下,由于这些冲动和愿望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因而受到压抑和控制,无法出现在意识中。而在睡眠时,意识的警惕性有所放松,这些冲动和愿望就会在梦中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2)在弗洛伊德看来,通过分析精神病人的梦,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线索,以帮助发现病人

的问题。这种看法颇有吸引力,但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

6. 请你谈谈智力的PASS 模型。

PASS 模型是由达斯和纳格刊里以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为基础提出的,【答案】它包含了

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

(1)三层认知系统。

个体智力活动由三个相互联系的认知功能系统组成,这三个系统是注意一唤醒系统、信息加工系统和计划系统。

①注意一唤醒系统。踏实整个系统的基础,主要功能是唤起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大脑处于一种合适的工作状态;

②信息加工系统。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总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主要功能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③计划系统。它处于最高层次,负责整个认知活动中的计划性工作,即计划、监控、调节、评价等高级功能。它负责协调三个系统之间的协作,保证智力活动的正常运行。

(2)四种认知过程。

四种认知过程是指“计划一注意一同时性加工一继时性加工气

①注意。注意是作用于注意一唤醒系统的认知过程,个体需要首先注意对外界信急才能进一步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

②同时性加工和及时性加工。这两种认知过程作用于信息加工系统。同时性加工又称病性加工,即若干个加工单元同时开始对信息进行加工。继时性编码又称序列加工,即先后依次对几个信息单元进行加工。

智力的PASS 模型是建立在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的基础之上的。大脑的三个机能系统是处于一种动态的相互联系之中,同样,该模型的三层认知系统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的协同活动,保证了各种智力活动的顺利进行。

7. 简述时问知觉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我们知觉到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就是时间知觉。包括四种形式: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如下:

(1)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较差。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在回忆往事时,情况相反。

(3)人的兴趣和情绪: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的快,出现对时问的估计不足。相反,对厌恶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的慢,出现时间的高估。在期待某种事物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相反,对不愿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的快。

8. 简述四种基本的冲突类型。

【答案】从形式上看,动机冲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双趋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出现双趋冲突。最典型的就是“色,吾所欲也; 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2)双避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他们又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就产生双避冲突。例如,某人得了虫牙,疼痛难忍,但他迟迟不肯就医,因为他知道让牙科大夫治疗虫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他或者接受由虫牙带来的苦痛,或者接受牙医的治疗。由

(3)趋避冲突。这种冲突是在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接近的同时,又故意回避它,从而引起内心的冲突。例如,孩子愿意跟随爸爸、妈妈外出,但同时又怕受到约束。

(4)多重趋避冲突。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由此引起的冲突叫多重趋避冲突。

9. 简述Sternberg 的智力三因素理论。

【答案】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景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1)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有三种智力成分对信息加工是至关重要的:知识获得成分,可以用于学习新的事实; 操作成分,作为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技巧; 元成分,用于选择策略、监控认知过程以达到成功。

(2)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人的智力还表现在对日常事物的处理上,它包括对新的和不同环境的适应,选择合适的环境以及有效地改变环境以适应需要。

(3)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从经验的角度,人们处理问题需要有两种能力中的一种或两种,这两种能力就是个人处理新颖问题的能力和使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