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太原科技大学831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世界多极化
【答案】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答案】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要保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案】(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①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后和其他社会矛后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③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④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⑤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
共同愿望,对于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人民民主专政是指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的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6. “一化三改”
【答案】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二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二、简答题
7.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答案】(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 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认清中国革命的前途。
8. 如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答案】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以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①必须明确学什么的问题。当前重点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关于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系统论述,准确把握“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要求,增强“三个自信”、坚持“八个必须”,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活动,把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全过程。
②必须解决如何学的问题。要继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活动,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学习型执政党建设中的基础和保障作用。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注重学习效果。要建立健全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学习、保障学习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要加强对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效的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③必须解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的问题。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中,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
(2)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着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①要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是否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水平,对于服务型执政党建设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当前要广泛宣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促使全党形成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广泛共识; 要建立起有利于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组织架构,加强学习教育培训,努力培养服务型党员、服务型干部和服务型领导班子。
②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我们党提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这个概念,针对的就是传统基层党组织的那种统制的、管制的组织方式或领导方式,强调的是在社会自主性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基层党组织如何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坚持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贯穿于党的自身建设全过程,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切实改变现实中存在的基层党组织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另外,要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和服务载体,依靠党组织的力量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③要建立健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制度机制,实现服务群众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建章方制,是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根本保障,是实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途径。要健全完善服务群众的考核评议机制,坚持组织评价和群众评价相结合,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同时切实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成效作为党员干部考核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促进广大干部和党员真正把服务群众的承诺落到实处。
(3)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根本要求,着力推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
①要在全党树立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实践证明,创新能力是政党必须具备的内在素质,它与政党的生命周期成正比。建设创新型党组织要通过党的奋斗目标的动员力、理论的感染力、行为的带动力,将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力量凝聚起来,充分挖掘蕴藏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巨大创新潜力和能量,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