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天津财经大学812经济学与管理学综合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论述题

1. 中新网2012年2月7日报道,在中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央媒体见面会上,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再次表达了改革教育的决心。早在两年前,浙江省教育厅举办的课业减负相关

,倡导开展教育减负的改革。2010年8月,浙江省教会议上,刘希平就痛批“应试绑架了教育”

,育厅就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下发通知,制定了“六个严格”和“六项制度”

对中小学课时、课程开设、规范考试、学生体息时间等都做了严格的规定。两年后,减负工作成效如何,刘希平感叹,顽疾难治,但决心不改,帮助孩子减负需要教育人持之以恒。“在减负的道路上,那么多年来我们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要改变应试教育的危害,减轻学生负担是必须要做的第一步,我们绝不可以退让。”

试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目前的应试教育现象。

【答案】目前我国的应试教育现象体现了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理论。

(1)“囚徒困境”

,说明为什么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囚徒困境指两个被捕获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

保持合作却是困难的。具体情况如下:两囚徒被指控是同案犯。他们被关在不同的牢房里且无法互通信息,各囚徒都被要求坦白罪行。如果两囚徒都坦白,则各将被判入狱s 年: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则各将被判入狱2年:如果一方坦白另一方不坦白,则坦白方入狱1年,另一方入狱l0年。下面的支付矩阵列明了两囚徒选择的结果。

如果囚徒A 不坦白,他就冒着被囚徒B 利用的危险,因为不管囚徒A 怎么选择,囚徒B 坦白总是最优方案。同样,囚徒A 坦白也总是最优方案。总之,可以看出,对囚徒个人而言,选择坦白总比不坦白收益高。但从两人的支付总和来看,双力一都不坦白的收益是最高的。因此,囚徒困境揭示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况,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它意味着个人理性并不是实现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2)目前应试教育现象中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冉现了我国教育体制中“减负”口号渐渐陷入应试教育中的情形。学校、学生、

家长和社会都意识到“减负”势在必行,“减负”对于广大萃萃学子来说应该是一种最佳的策略选择,但事实上学生们却做出了弃“减”选增的选择。其原因可以用囚徒困境的原理加以解释。

以学生之间的减负与应试教育的博弈为例,如下表所示,“增负”和“减负”是学生A 和学生B 各自选择的策略,其中的数字表示的是在该策略下所获得的收益。

,,,在这个博弈矩阵中出现了四种情形:(增负,增负)(增负,减负)(减负,增负)(减负,

,博弈方A 也会选择“增负”,因为“增减负)。对于博弈方A 来说,假设博弈方B 选择“增负”

,博弈方A 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负”的得益5大于“减负”的得益2; 假设博弈方B 选择“减负”

化,他依然会选择“增负”。因此,不论博弈方B 采取何种策略,博弈方A 都会选择“增负”。同样,博弈方B 与博弈方A 的情形一样。最终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增负,增负)。

从整个社会的效益来看,(减负,减负)是最好的选择,但每个博弈方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考量,都会做出与社会收益最大化不同的选择。对于学生之间的博弈来说,(减负,减负)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在现实的教育及其考核制度下是不可能实现的,选择“减负”只会让他们放弃上名校的机会,拉大与他人的距离,而“增负”不过就是多写作业、多上课,但可以获得好的成绩并上好的学校才是他们对自己最负责、最好的选择; 对于家长之间的博弈来说,选择“减负”会使自己的孩子远离名校,落后于应试教育的孩子; 对于学校之间的博弈来说,“减负”影响的不仅仅是学校的升学率,还有学校排名的下降,从而影响到之后的学生入学量; 对于老师来说,“增负”使得学生获得好成绩的同时,也有奖金奖励及地位的提高。不论是学生、老师、家长,还是学校都不愿意承受较小收益的风险,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占优策略“增负”。

(3)解决应试教育和减负“囚徒困境”的途径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如果要减少增负后带来的支付,必然要彻底改变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考核制度,仅仅由相关部门下发通知不可能彻底解决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如果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各方面共同努力,改变各方的博弈策略,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博弈矩阵,从而摆脱减负中的“囚徒困境”现象。新的博弈矩阵如下:

在这个新的博弈矩阵里,利用划线法可以找到唯一的纳什均衡点,通过四种策略的收益比较发现此时的纳什均衡点达到了全社会的效益最大化,可以说是帕累托均衡状态。

具体而言,社会各方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①政府应该改革现有教育制度,逐步改变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可通过实现奖惩激励制度和重点培养素质教育学校的方法来改变“增负”、“减负”博弈的结构,尤其是要改变目前小升初、中考和高考的应试模式。

②学校应该实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学校应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以考试成绩的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是不可取的,考核制度要多样化,考试成绩是重要的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课堂表现、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都应列为标准。照本宣科、布置繁重功课的传统教学方法也应改进,要注重课外知识的传授,学生能力的培养。

③家长转变现有的教育模式,转变教育思想,同时学生要实现自我意识的“减负”。

此外,采取分层推进战略、预先先期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的升学率、开展严格的素质教育评估、建立保障机制、提高个体理性行为、创新教育制度等都是走出囚徒困境的途径。多种途径的结合才能更有效的解决减负的囚徒困境。

2. 评价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对资源配置的效率。

【答案】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都等于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

(1)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分析。边际成本度量了社会生产一单位产品耗费资源的成本,而市场价格则衡量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给该单位产品的货币(或其他商品)数量,即社会给予该单位产品的价值评判。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耗费的资源的价值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此时该产量达到了最优。因为,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市场价格,那么就意味着在消费者看来,最后一单位的产品不值那么多,从而减少该单位产品的生产会提高全社会的价值总和; 反之,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价格,那么增加生产会提高社会的价值总和。这说明,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是最优的。

(2)再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平均成本是生产者生产所有产量每单位所花费资源的费用,而市场价格是消费者购买所有产量每单位支付给生产者的收益。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生产者提供该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补偿企业的生产费用,从而企业没有获得超额利润,消费者也没有支付多余的费用,这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平的。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价格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在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企业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都等十市场价格,所以,企业提供的生产量恰好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就是说,当提供该产量时,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中选择了成本最低的一个。所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在技术上是最优的,因为企业利用了现有技术提供的最低的生产成本。

(3)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通过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需求发生变动或由于生产技术、生产要素供给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供给发生变动时,市场价格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及时根据市场供求的状况进行调整。另外,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提供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别,因而企业没有必要通过广告之类的宣传媒介强化自

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

3.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行业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答案】根据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完全竞争行业可分为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这三类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各具有自身的特征。下面根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