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666设计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有计划废止制度
【答案】有计划废止制度是由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提出的汽车设计新模式,主张在设计新汽车式样时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间不断更换部分设计,形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其主要特征包括:
①功能性废止: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新的功能,从而替代劳产品;
②款式性废止:不断推出新的流行风格式样和款式,致使原来的产品过时而遭消费者丢弃; ③质量性废止: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使用寿命,使其在一定时间后无法再使用。有计划废止制度是典型的美国市场竞争的产物,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迫使产品在短期内失效,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促使消费者不断更新,购买新产品,最终导致了一种极其有害的用毕即弃的即时消费主义浪潮。
2. 罗伯特·温图利
【答案】罗伯特·温图利是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家,他是奠定建筑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基础的第一人,著有《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1969年,针对米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则多”的设计原则,罗伯特·温图利在论文中提出了“少则烦”的设计原则,从形式基础上对现代主义提出挑战,并阐明了自己的后现代主义形式宣言。在其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温图利一方面高度评价了现代主义,认为现代主义是对人类文明的一个提高; 另一方面,他公开提出“现代主义已经死亡”。他认为真正左右美国建筑和设计的是商业力量和市场力量,是代表了对于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不满的整整一带设计师的心声的呐喊。
3. 饕餮纹
【答案】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中国古代器皿的传统纹饰,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盛行于史前、商代和西周初期。它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兽物面部图像,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并加以想象形成的,面部巨大。警臀纹充分体现了奴隶社会尊神敬鬼的宗教意义。
4. 景观设计
【答案】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是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性质的创造活动。从广义上看,从古至今人类所从事的有意识的环境改造都属于景观设计。它必须具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它
必须有光、形、色、体等可感因素,有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 二是社会属性,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有观赏功能、改善环境及使用功能,通过其内涵可以引发人的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映。
5. 视觉传达设计师
【答案】视觉传达设计师是指专门从事将思想或概念转变为视觉形象,并向消费者传达信息的设计工作的人,其职能范围主要包括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店内外环境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
6. 环境设计设计师
【答案】环境设计设计师是指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环境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规划设计以及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属于技术性人才。
二、简答题
7. 简述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答案】设计批评既是一种客观的活动,亦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它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同时又包含了许多主观的成分在其中,难以量化。标准是一元的,但在设计批语活动中却有着多元的因素,这种多元的因素是说设计的标准有着历史的、民族的、地域、时代等诸多因素影响。
(1)将设计的批评标准问题推向前台的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的批评标准60年代又有了回归之势。设计批评的标准随厉史而演化,因时尚不同,而时尚又表现出一定的历史循环性。
(2)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主义的信条在荷兰、德国、法国。新兴的苏联都确立起来。艺术的纯形式主义批评己为工业产品的几何形态进入美学范畴奠定了基础。各国的设计逐渐打破了民族的界限,形成了“国际风格”。
(3)20世纪60年代设计师们推出了“波普”设计,以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打破了所谓的高格调与通俗口味的差别。从此,色彩和装饰被重新重视,一些古典的视觉语汇被重新启用。这也使设计批评的标准又发生了重大转变。现代主义的“生产”理想转向了“生活”理想; 过去宣扬设计的广泛性,通过设计的理念引导消费者,而今转为尊重消费者,尊重个性,使设计适应消费者情感上的要求。
(4)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批评将重点由机器和产品转移到了过程和人,消费者的反应成为检验设计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设计的“消费者化”与灵活性已成为设计的必要特征和手段。
由此可见,设计批评的标准在其自然状态下,随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化着。每一个历史阶段,时间、地域和文化的差异都影响着人们的理解。因此,设计批评在每一个时期对于设计诸要素都表现出不同的倾向,这就是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8. 如何理解“变”是设计程序中永恒的话题?
【答案】(1)设计程序是有目的地实现设计计划的次序和科学方法,设计程序是实在的、有规律可循的。一般较为普遍的程序安排可分为五个阶段:设计的准备阶段; 设计的构思阶段; 设计的定案阶段:设计的审核阶段和设计的管理阶段。
(2)在设计程序中,“变”与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原则,是设计的永恒话题。“变”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正确把握设计物的生命周期理论,依据其在市场中所显现的变化契机,准确地制定改良、剔除和新品种的开发设计战略;
②及时一掌握并预测变化趋势,以适应变化,引导变化的观念指导设计,使设计成为时代变化的象征和进步的催化剂。同时设计的“流行性”概念也正是源于其变化的原则而出现的。
(3)纵观整个设计程序,任何一种设计作品都不可能是永恒的。虽然历代设计师均创造了足以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但是后人只是在充分理解当时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背景后才称之为“永恒”。因此,“不变”是相对的,“变”才是绝对的、永恒的,每个时代的设计作品中体现出的设计观念、设计方法和设计实现过程都印有那个时代的特殊烙印。
9. 简述从工匠到专业设计师的社会地位的变化情况。
【答案】从工匠到专业设计师的社会地位的变化如下:
(1)从七八千年前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工匠开始出现,他们的地位一般比较低下。
(2)到古罗马时期工匠、专业设计师才开始出现,因为分工更趋精细,出现了最早的专业设计师,除了雇用服务的工匠外,其它自由手艺工人开始成立自己的“行会”,还雇有学徒和帮工。
(3)文艺复兴时期工匠、艺术家、专业设计师开始发展,下艺和艺术观念上有了区分,开始培育训练专门设计师,并成立了行会组织,从而为其它地方设计师的组织与教育提供了模式。机器化的广泛采用加快了设计师的职业化进程。
(4)工业革命以后现代专业设计师出现,成立了设计与工业协会,使工业设计职业化,并确立了工业设计师的社会地位。
10.设计师的基本素质内容包括哪些?
【答案】美国著名设计师A ·J ·普洛斯总结出了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敏感性:关心周围世界,能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对美学形态及周围文化环境的意义怀有浓厚的兴趣;
(2)智慧:一种理解、吸收和应用知识为人类服务的天生才能;
(3)创造力:在寻求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时,有一种坚韧的独创精神和热情的想象力;
(4)综合、指导和协调素质对设计师来说有特殊意义。它常常在某一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发挥综合、指导和协调作用,从而为人类不断创造新的设计成果,以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和文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