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第三军医大学急诊医学(全日制专业学位)617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尿素-梓檬酸双循环(krebsbicycle )。

【答案】尿素-柠檬酸双循环是尿素循环和柠檬酸循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循环途径。在尿素循环中生成的延胡索酸,使尿素循环和柠檬酸循环密切联系在一起。精氨玻珀酸裂解生成的延胡索酸可转变为苹果酸,苹果酸进一步氧化生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既可进入柠檬酸循环,也可经转氨作用再次形成天冬氨酸进入尿素循环。

2. transaminase 。

【答案】transaminase (转氨酶)是指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转氨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组织和微生物中,心肌、脑、肝、肾等动物组织以及绿豆芽中含量较高。转氨酶参与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

3. 超二级结构。

【答案】

超二级结构是指二级结构的基本结构单位(螺旋、折叠等)相互聚集,形成有规律的二级结构的聚集体。超二级结构主要涉及螺旋、折叠等在空间上是如何聚集在一起的问题。已知的超二级结构有3种基本组合形式

螺旋的聚集体

折叠的聚集体

4. 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 )与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 )。

【答案】核酸内切酶是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中能够水解核酸分子内磷酸二酯键的酶。

核酸外切酶是从核酸链的一端逐个水解核苷酸的酶。

5. 体液水平调控。

【答案】体液水平调控主要是指激素调控,细胞的物质代谢反应不仅受到局部环境的影响,即各种代谢底物及产物的正、负反馈调节,而且还受来自于机体其他组织器官的各种化学信号的控制,激素就属于这类化学信号。

6. 端粒酶

【答案】端粒酶

为模板催化端粒是一种自身携带模板的逆转录酶,由和蛋白质组成,组分中含有一段短的模板序列与端粒. 的重复序列互补,而其蛋白质组分具有逆转录酶活性,

以,

螺旋和

折叠的聚集体的合成,将其加到端粒的端,以维持端粒长度及功能。

7. 疏水作用(hydrophobic interaction)。

【答案】疏水作用是疏水基团或疏水侧链出自避开水的需要而被迫接近,并非疏水基团之间有什么吸引力。疏水作用使水介质中球状蛋白质折叠总是倾向把疏水残基埋藏在分子的内部,它对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有突出重要的作用。

8. 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

【答案】自发突变是指由生物体内在因素引起的突变。

二、问答题

9. 在生物膜中脂类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构成膜的主体;决定了膜的选择透过性;其运动决定膜的流动性;提供稳定膜蛋白

DG/IP3的疏水环境。生物膜中的某些脂质在信号传递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如糖脂在免疫应答中,

作为第二信使也产生于膜脂质。

10.有时知道一个基因的DNA 序列并不能得知其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请说明原因。

【答案】DNA 经常在基因内部有内含子,因此DNA 序列推测出的最终蛋白序列有可能是错误的。而且蛋白质在翻译后还会进行修饰,因此蛋白质序列上可能有被修饰的地方并没有体现在DNA 序列中。

11.什么叫别构效应?以血红蛋白为例说明别构效应与蛋白质功能的关系。

【答案】别构效应是指生物体中具有1个以上亚基的蛋白质,在不同生理过程中,当其中一个亚基与小分子物质结合后,不仅该亚基的立体结构发生变化,而且随即引起其他亚基在立体结构上发生相应变化,从而最终改变蛋白质生物活性的现象,别构效应是生物体代谢调节的重要方式之一。

血红蛋白有四个亚基,它们都是多次折叠卷曲起来的肽链。两个为链,两个为链。以表示。脱氧血红蛋白由于分子内可形成八对盐桥,分子的构象受到约束,较为稳定,因而和氧的结合能力弱。当一个

亚基和

暴露出来,使得一个

增加另一对结合后部分盐桥被破坏,某些氨基酸发生移位,与氧结合点随即的亲和力增加,而当这一对亚基与结合后,就亚基构象改变,

对亚基构象改变的程度和对氧的亲和力,使得后一对亚基与氧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加五倍。氧合后,血红蛋白构象发生很大变化,使得氧合能力大大提高。

12.试从营养物质代谢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减肥者要减少糖类物质的摄入量(写出有关的代谢途径及其细胞定位、主要反应、关键酶)?

【答案】因为糖能为脂肪(三酯酰甘油)的合成提供原料,即摄入大量的糖类能转变成脂肪而储存。

6-磷酸果糖激酶、(1)葡萄糖在胞液中经糖酵解途径分解生成丙酮酸,其关键酶有己糖激酶、

丙酮酸激酶;

(2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并在其脱氢酶系催化下氧化脱羧成乙酰

脂肪酸的原料;

(3

)乙酰

酸;

(4)胞液中经糖酵解途径生成的磷酸二羟丙酮还原成盯磷酸甘油,后者与脂酰

移酶催化下生成三酯酰甘油(脂肪)。

13.在脂酸β氧化循环和糖的三羧酸循环中有哪些类似的反应顺序?

【答案】脂酸β一氧化循环的第一步类似于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转变为延胡索酸,都是脱氢反应。第二步类似于延胡索酸转变为苹果酸,都是加水反应。第三步类似于苹果酸转变为草酰乙酸,都是脱氢反应。脱氢、加水、脱氢是细胞内有机化合物氧化的常见方式之一。

14.确定一个酶催化反应的的困难之一需要很高的底物才能使酶完全饱和,需要多大的底物浓度(以Km 的倍数表示)才能得到初速度的

【答案】当

可得:

由于时,有方程:时,有方程:时,有方程:为酶的特征常数,不可能为0, 所以要使本式成立,则需 时,由米氏方程: 在脂酰转在胞液中被其羧化酶催化生成丙二酰再经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合成软脂后者与草酰乙酸在柠檬用作合成酸合酶催化下生成柠檬酸,再经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出线粒体,在胞液中裂解为乙酰

从上面结果可以看出,只有当底物浓度足够大,才能使酶促反应的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 综上,底物浓度为3Km 、9Km 、19Km 、无穷大时才能得到初速度

15.简述酶的诱导契合学说的要点。

【答案】酶分子活性部位的结构原来并非和底物的结构互相吻合,但酶的活性部位不是刚性的结构,它具有一定的柔性。当底物与酶相遇时,可诱导酶蛋白的构象发生相应的变化,使酶活性部位上有关的各个基团达到正确的 排列和定向,因而使酶和底物契合而结合成中问产物,并引起底物发生反应。

16.细胞内至少要有几种tRNA 才能识别64个密码子?

【答案】在遗传密码被破译后,由于有61个密码子编码氨基酸,人们曾预测细胞内有6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