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生态学复试试题2006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浙江林学院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复试试题答案
生态学复试答案
一、 名词解释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 表示,当种群达
到k 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 值为环境容纳量。
空间异质性: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
边缘效应: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又种群内在因素决
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 生活型: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或动物之间由于趋同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
相似的类型。
群落最小面积:指至少要有这样大的面积及相应的空间,才能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生物种类。 耗散结构:是指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 净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去掉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生物学的放大作用:又叫食物链的浓集作用,在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
在生物体内残留浓度不断升高的现象。
有害生物:和人类竞争食物或遮蔽所、传播病原体、以人类为食,或用不同方法威胁人类健康、
舒适或安宁的生物。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
元的生态位。
二、简答题
1、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
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大体分3类:
(1)种群密度和空间格局。
(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natality )、死亡率(mortality )、迁入和迁出率。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
(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
2、写出逻辑斯谛方程,并指出各参数的含义。
d N /d t :rN (1-N /K )=rN (K -N /K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