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21生物化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阻遏蛋白。
【答案】阻遏蛋白是指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酶蛋白与钙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调节酶的活性。如磷酸化酶激酶是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
2. 组胺(histamine )。
【答案】组胺又称组织胺,是组氨酸脱羧而成的。存在于体内的肌肉、乳腺、神经组织、肝脏和胃黏膜等。具有刺激胃黏膜分泌胃蛋白酶和胃酸,促使血管扩张的作用。在创伤性休克、发炎部位和过敏组织中都有组胺存在。
3. 嘌呤核苦酸循环(purine nucleotide cycle)
【答案】嘌呤核苷酸循环是指骨骼肌中存在的一种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方式。转氨基作用中生成的天冬氨酸与次黄嘌呤核苷酸(IMP )作用生成腺苷酸代玻珀酸,后者在裂解酶作用下生成延胡索酸和腺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在腺苷酸脱氨酶作用下脱掉氨基又生成IMP 的过程。原因是骨骼肌中L-谷氨酸脱氢酶活性低的缘故。
4. 转座重组(transposition recombination)。
【答案】转座重组是指DNA 上的核苷酸序列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外一个位置的现象。
5. 变旋。
【答案】变旋是指吡喃糖、呋喃糖或糖苷伴随它们的和异构形式的平衡而发生的比旋光度变化。
6. 简单扩散。
【答案】简单扩散是指不需要消耗代谢能量,小分子物质利用膜两侧的电化学势梯度而通过膜的运输方式。
7. 酶的比活力。
【答案】酶的比活力是指每毫克酶蛋白具有的酶活力单位,一般用
8. 氧化磷酸化。
【答案】氧化磷酸化是指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随ADP 磷酸化生成ATP 的作用。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合成ATP 的主要方式。
第 2 页,共 21 页 蛋白表示。
9. 亮氨酸拉链。
【答案】亮氨酸拉链是反式作用因子DNA 结合结构域中的一种基序结构,由约35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两性卷 曲螺旋形螺旋。疏水侧链位于一侧,解离基团位于另一侧,每两圈螺旋有
螺旋而与DNA 结合起作一个亮氨酸,单体通过疏水侧链二聚化,形成拉链。该结构借助N 端
用,这种结构称为亮氨酸拉链结构。
10.原癌基因
【答案】原癌基因,又称转化基因,是指人类或其他动物细胞(以及致癌病毒)固有的一类基因。它们一旦活化便能促使人或动物的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二、问答题
11.论述RNA 生物功能的多样性。
【答案】RNA 具有多样化的生物功能,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1)控制蛋白质生物合成;
(2)参与RNA 转录后的加工与修饰;
(3)参与基因表达与细胞功能调节;
(4)生物催化与其他细胞持家功能;
(5)参与遗传进化。
RNA 分子既是信息分子又是功能分子,其诸多功能无不与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密切相关,是生物进化和生命信息传递的核心分子。
12.ApCpCpCpCpApGpGpGpUpUpUpApGpUpCpCp
(1)用牛胰核糖核酸酶完全降解,得到的产物是什么?
(2)用核糖核酸酶完全降解,产物是什么?
和嘧啶碱的与戊糖的形成N-糖苷键。有两种戊糖,磷酸基与(3)用碱完全水解,产物是什么? 【答案】核酸嘌呤碱的糖可形成磷酸酯键,所有这些糖苷键和磷酸酯键都能被酸、碱和酶产解。
(1)产物是ApGpGpGpUp+ApGpUp+ApCp+5Cp+2Up
牛胰核糖核酸酶简称RNasel , 它只作用于RNA ,是具有极高专一性的酶,其作用点为嘧啶核苷-3’-磷酸与其他核苷酸之间的连键,产物为3’-嘧啶核苷酸,或以3’-嘧啶核苷酸结尾的寡核苷酸。在给定的核苷酸序列中,其作用位点如下所示:
(2)产物是
核糖核酸酶T1具有比RNasel 更高的专一性。它的作用点是用位点如下所示:
第 3 页,共 21 页 鸟苷酸与其相邻核苷酸的之间的连键,产物为以鸟苷酸为末端的寡核苷酸,或鸟苷酸,在给定的核苷酸序列中,其作
(3)产物是四种核苷的解。RNA 的核糖上有和磷酸混合物,
或 核酸用碱水解时,一般来说只是RNA 的磷酸酯键易被水解,而DNA 的磷酸酯键则不易被水基,在碱的作用下形成磷酸三酯。磷酸三酯极不稳定,随即水解,产生核苷环磷酸酯。该环磷酸酯继续水解产生核苷酸和核苷酸。
13.你如何解释以下现象:细菌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的酶是天冬氨酸-氨甲酰转移酶,而人类调节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的酶主要是氨甲酰磷酸合成酶。
【答案】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参与两种物质的合成: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和精氨酸的合成(或尿
,如果调节嘧啶核素循环)。在细菌体 内,这两种物质的合成发生在相同的地方(细菌无细胞器)
苷酸合成的酶是此酶的话,对嘧啶 核苷酸合成的控制将会影响到精氨酸的正常合成。而人细胞有两种氨甲酰磷酸合成酶,一种定位于线粒体内,参与尿素循环或精氨酸的合成,另一种定位于细胞质,参与嘧啶核苷酸合成。
14.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代谢所产生的氨有哪些出路?在动物体内和植物、微生物体内有何不同?
【答案】
由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代谢所产生的
物体内,
用的
既是废物,又是氮源。在植物和某些微生贮存于体的能力,但重新利
作为氮源而贮存占很重要的地位,主要是生成谷氨酰氨和天冬酰胺将内,再用于嘌呤、嘧啶、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人和动物也有上述重新利用仅占代谢中所产生的游离的少部分。游离氨是有毒物质,脱氨作用所产生的氨在动物体内不能大量积存,绝大部分是向体外排泄。各种动物排氨的方式不同,有的动物如鱼类可直接排氨,有的动物则要把氨转变成其他形式的含氮化合物再排出体外,如鸟类排尿酸,人和其他哺乳动物在肝脏中经鸟氨酸循环将氨转变成尿素后再排出体外。
15.什么激素可分为水溶性激素(如肾上腺素)和脂溶性激素(如固醇类激素)。大部分水溶性激素不进入靶细胞里,而是通过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发挥它的效应;脂溶性激素不仅能进入靶细胞,而且能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两类激素作用的模式与它们的溶解性、受体位置有什么相关性?
【答案】水溶性激素不易穿过细胞膜,所以它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发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如)形成,通过第二信使发挥作用;脂溶性激素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细胞内受体结合,作用于影响基因表达。
16.请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其生物学意义。
【答案】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由流动的脂双层和镶嵌在其中的蛋白质组成。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组成生物膜骨架,蛋白质或嵌在脂双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脂双层,表现出分布的不对称性。
生物学意义: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质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质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能够说明质膜的通透性以及各种膜结构的特殊性。
第 4 页,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