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经内科(医学高级)题库>诊断学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 双上肢长短不一,不出现在()

A . 先天性短肢畸形
B . 关节脱位
C . 肱骨中段骨折
D . 正中神经受损
E . 骨折重叠

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非主要发生机制是()。 通气/血流>0.8。 通气/血流<0.8。 弥散功能障碍。 肺动-静脉分流。 肺泡通气不足。 女,27岁,产后第4天出现寒战、高热、腰痛、尿痛、下腹痛,肾区有叩击痛,耻骨上压痛(+),尿白细胞30个/HP,尿蛋白+,血常规:WBC18×109/L,NO.86。该病人下列处理最恰当的是()。 A.先观察体温热型查明病因后再作处理。 暂不用抗生素待细菌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出来后再选用抗生素.。 治疗应在取尿标本送检后立即进行。 首先选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 用抗生素治疗时应少饮水,以免稀释尿中药物浓度,降低疗效。 创面处理一般原则() Ⅰ度烧伤创面保持清洁。 浅Ⅱ度创面应防止感染。 深Ⅱ度创面要保护残留上皮以减少瘢痕。 浅Ⅱ度烧伤创面早削痂。 Ⅲ度创面防止感染有计划切痂。 患者男,40岁,阵发性心房颤动,显性旁路,因再发心悸、胸闷1h至急诊室就医,ECG示宽QRS心动过速,R-R间期绝对不齐,心率194次/min,测血压75/40mmHg。该患进一步的治疗措施是() A.服用胺碘酮预防复发。 B.植入心脏自动转复除颤器。 C.导管消融旁路。 D.服用普罗帕酮预防复发。 E.房室结改良。 2004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中新增加的乙类传染病是() A.艾滋病与钩端螺旋体病。 B.登革热与炭疽。 C.布氏杆菌病与梅毒。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黑热病与流行性感冒。 双上肢长短不一,不出现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