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864影视艺术理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最后一分钟营救

【答案】即平行蒙太奇。创造出后来被称为“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平行剪辑手法——即通过平行剪辑的手法在高潮段落营造紧张感。代表作品:美国电影之父大卫•格里菲斯首先把他喜爱的狄更斯小说的叙事手法拿进电影。他在影片TheFatalHour (1908)里第一次采用了平行剪辑的手法在高潮段落营造紧张感;1916年的《党同伐异》中,格里菲斯将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平行动作交替切入,摆脱实际时间的束缚,打破传统戏剧叙述原则,创造真正符合电影艺术规律的叙事时空。它作为加强节奏与悬念的电影表现模式,给电影的时间和空间带来了最大的营救。

2. 王家卫

【答案】王家卫,香港著名导演。1982年以编剧身份正式进入电影圈,1988年导演处女作《旺角卡门》及之后的《阿飞正传》(1990)、《东邪西毒》(1994)、《重庆森林》(1995)、《堕落天使》(1996)、《春光乍泄》(1997)、《花样年华》(2000)均为自编自导的代表性作品,这些影片关注现代人失落、错位的情感体验,影像风格苍凉华丽,奠定了他在世界影坛的地位。1997年王家卫凭借《春光乍泄》获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

3. 《东京物语》

【答案】小津安二郎的代表作。影片《东京物语》讲述一对老夫妇前往东京与其他子女相聚而产生的感情矛盾。旧家族制度亲子关系面临瓦解,年轻人忙于应付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无暇顾及敬养老人,老人们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内心充满了惆怅。本片淡淡地联结一个家族的日常生活,巧妙地描绘出日本人的生活姿态,反映二战后日本家庭关系中所发生的划时代的巨大变革,手法优雅流畅,细致而质朴。20世纪70、80年代,赢得世界影坛的广泛认同。

4. 普多夫金

,苏联电影导演、演员,电影理论家。1920年他进入苏联【答案】普多夫金(1893—1953)

国立第一电影学校学习,1922年转入库里肖夫的“实验工作室”,进行了大量电影实验,与爱森斯坦一起创立了苏联蒙太奇理论。普多夫金的理论突出地强调电影的叙事性。他为蒙太奇下的定义是:蒙太奇就是要揭示出现实生活中的内在联系,是一种辩证思维的过程。基于此他还创立了“联想蒙太奇”等电影语言的形式技巧,这使他的影片具有诗意和抒情因素。普多夫金的代表作有《母亲》(1926年)、《圣彼得堡的末日》(1927年)和《成吉思汗的后代》(1928年)。

5. 《塞巴斯蒂安》

【答案】《塞巴斯蒂安》是贾曼的第一部长片,故事设置在罗马帝国时代,电影的对话(配字

幕)全都用拉丁语。其松散的情节讲述了一个天主教徒士兵的命运,作为和平主义者,他拒绝打仗,他最终因反抗一个长官的性要求而牺牲。

6. 《真实的谎言》

【答案】20世纪90年代动作片经典,1994年出品,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主演阿诺德•施瓦辛格。这部影片是中国进口好莱坞大片的开始,曾经在大陆电影市场掀起观影狂潮。《真实的谎言》用电影手法戏剧性地诠释了美国联邦特工奇特的生活经历,是一部融浪漫情调与惊险情节于一体的动作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采用“詹姆斯部德”式的影片套路,赋予了本片一定的社会现实主题和浪漫的喜剧色彩。影片场面宏大、气势非凡、动作性强。为了拍摄此片,美国空军还出动了鹞式战斗机,并配合影片的情节发射了空对地导弹,影片的实景拍摄使得许多惊险场面刺激逼真、扣人心弦。

7. 张元

【答案】张元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元纪录了近20年间中国城市社会的变化,他的电影紧跟时代的脚步,但是又不是去迎合观众,而是在新鲜事物中寻找边缘化的角度,例如摇滚青年、同性恋、人格分裂、心理偏执、先天疾病、重刑罪犯、变性人、偷窥、幼童视角等,他喜欢探讨非常态下的人性和心理过程,但是张元的叙事处理得很顺畅,因此这些边缘化视角很少给观众带来不适感。新世纪之后,有明显的商业化转变。张元电影比较讲求视听语言的效率,经常使用各种视听形态的混合,比如MTV 、纪录片、黑白摄影等。其处女作《妈妈》(1990)和第二部作品《北京杂种》(1993)均为中国独立电影的标志性作品。

8. 卢米埃兄弟

【答案】指奥古斯特•卢米埃和路易•卢米埃两兄弟,他们是世界电影的先驱,改造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的“西洋镜”而发明了“活动电影机”,使电影成为遍布全球的艺术产业。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卢米埃兄弟公开放映短片《工厂大门》《婴儿

,人们把这一天定为电影诞生日,卢米埃兄弟也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 代表作喝汤》《火车到站》

品有《水浇园丁》和《火车到站》等。他们派遣操作技术员远赴各国租用戏院和咖啡厅放映影片,同时在各地拍摄当地景观影片。许多国家的电影史以卢米埃兄弟电影摄影机的到访为开端。户外实景拍摄是卢米埃作品的主要特征。

9. 费里尼与《八部半》

【答案】费里尼是具有国际声誉的电影大师,无所不在的自传元素,苦涩、伤感的幽默风格和神秘的、超现实主义的、高度个人化的想象、幻想的银幕世界成为费里尼影片的三个举世公认的美学特征。60年代,他拍摄了著名的“背叛三部曲”:《甜蜜的生活》(1960)、《八部半》(1962)和《朱丽叶塔的精灵》、(1965)。

10.《搜索者》

【答案】《搜索者》是福特执导的最为复杂的一部西部片,是情感丰富的好莱坞传统的典型代表。该片叙述了伊桑·爱德华兹追踪杀害其兄长一家并掳走他侄女黛比的科曼奇族印第安人。他的搭档马丁•波利逐渐察觉,伊桑并不是要营救黛比,而是要将她杀害,因为她己经成为一名印第安人的妻子。该片的色彩设计反映了纪念碑山谷的季节变化。福特式的景深空间以一种令人回味的门廊取景的母题形式出现。即使约翰•韦恩最后的双臂抱于胸前的姿势,也是哈里•凯里在《快枪》(1917)所使用的姿势的翻版。

二、简答题

11.介绍新现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1)产生: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在战争的废墟上产生的,贫困和苦难构成了新现实主义的前提条件。 ①它破除了在意大利电影是中产阶级的爱好的现象;

②意大利面临的社会困境始终没有得到改变;

③战后意大利相对完好保存了电影设备,电影人具有了必备的物质条件。

(2)发展历程:

①奠基之作。1942年,维斯康蒂拍摄了《沉沦》,影片中出现了普通人的生活,但新现实主义在这时还只是一个在理论界讨论的问题。许多人都赋予了新现实主义不同的内涵,但在一点上取得了共识,即反对或不满当时充斥意大利影坛的浮夸、肤浅;

②全盛期。1945-1947年罗西里尼拍摄了《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游击队》《德意志零年》三部影片,标志着“新现实主义”进入全盛期。还有桑蒂斯主要关注解放后意大利农村的艰苦生活和不平等现象,代表作《罗马11时》;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是新现实主义最经典的影片。

③尾声。《温别尔托·D 》可以看作是新现实主义的最后力作。

12.经典好莱坞电影和新好莱坞电影的异同。

【答案】(1)不同处:

①主题立意。旧好莱坞电影由于受制片厂制度和政治的影响(美国当时有个《海斯法典》禁止拍摄接触社会的影片)因而在主题和题材上多为远离现实和政治的消遣娱乐内容,在创作上体现中产阶级的共性,中庸和保守的价值观,现实主义倾向的影片在这一时期所占的比重很极少。而新好莱坞电影却表现出对旧好莱坞电影的反叛,其电影对社会问题的尖锐暴露、批评和抗议,对现实生活直面的广度和力度都给人以极深的震撼。如阿瑟•佩恩于1967年拍摄的被称为新好莱坞诞生的标志性影片《邦尼和克莱德》,故事发生在30年代的美国乡村,是某种意义上的“警匪片”,但却体现出当代青年反抗的主题:直接反抗社会不公平和禁锢个性的暴力的正当性。

②情节结构。新好莱坞电影打破追求戏剧性的单向叙事模式,时空转换更加灵活,不再追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而寻求开放的结尾。

③人物形象。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呈类型化的倾向,志云善恶二分的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