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大学人文学院61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之传播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内容分析法(contentanalysis )
【答案】内容分析法(contentanalysis )是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之一,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最早使用这一方法对宣传内容进行了研究。内容分析法是指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内容分析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客观性一一必须要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 ②系统性一一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 ③普遍性一一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描述性”信息。内容分析的基本过程是“确定课题~选定对象~实施调查~整理分析~提出结论”O
2. 社交网络
【答案】社交网络也称关系网络。社会学中,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及其间关系的集合,换言之,一个社会网络是多个节点(社会行动者)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关系)组成的集合。通俗地讲,个体的社会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与他有各种交往、互动关系的其他个体和他自身构成的一个集合。社会网络影响人们在互联网上信息获取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社会交往的质量,微博发生作用的机制,即嵌套性,就是基于节点(个人)的社会网络的链接。
3. 芝加哥社会学派
【答案】芝加哥社会学派源于189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这里造就了一大批名闻遐迩的社会学家:斯莫尔、米德、托马斯、帕克、伯吉斯等,他们因具有相对一致的学术旨趣、长期的制度支持、占主流地位的出版物和“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经验论方法”而被人们尊称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芝加哥社会学派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它为社会学这门在欧洲孕育多年的学科奠定了最初的学科化和制度化基础,并且真正开始赋予社会学以经验和实践的品质。
4.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答案】1948年4月,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谈话,即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毛泽东的讲话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精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①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毛泽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
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②关于办报的路线与方针,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先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③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毛泽东指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行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的,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
④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毛泽东认为:“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5. 受传者
【答案】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是传播者的作用对象。作用对象一词并小意味着受传者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他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受传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受传者和传播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在一般传播过程中,这两者能够发生角色的转换或交替。一个人在发出讯息时是传播者,而在接收讯息时则又在扮演受传者的角色。
6. 刺激一反应理论
【答案】刺激一反应理论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早期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发出的信息能轻而易举让观众接受,这种理论被形象地称之为“枪弹理论”或“皮下注射理论”。“刺激一反应”机制和媒介效果强大的信念是该理论形成的基础。早期的传播学者认为,受众在“刺激一反应理论”机制作用下任凭传播内容摆布,只要把价值、思想与信息直接“注射”到每个被动的、原子式的受众个体身上,便可产生一种直接的、不经任何中介环节的效果,因此,媒介效果的实现完全取决于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大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二、简答题
7. 多数无知与沉默的螺旋有什么异同?
【答案】(1)多数无知的含义
多数无知是指个人对他人的意见具有相同的错误感知。多数无知过程包含两个错误感知:①人们认为自己能够估计他人的意见是什么; ②实际上错误地估计了他人的意见。
(2)沉默的螺旋的含义
沉默的螺旋是指沉默的扩散和优势意见的大胆表达,令公众对意见气候产生了错误的感知。于是在公共场域内,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大,而另一方则在减弱甚至消失,双方的势力消长呈螺旋状。
(3)“多数无知”与“沉默的螺旋”的异同
①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对他人作出了错误的感知。
②不同之处在于沉默的螺旋是在对他人作出错误感知之后,出于对孤立的恐惧,采取了保持沉默的行动。并且这种沉默进一步加剧了意见气候的两极分化和对他人的错误认知。
8. 西方传播制度理论存在哪些缺陷?
【答案】大众传播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传播制度是直接或间接地对大众传播起着控制和制约作用的社会规范体系。资本主义的传播制度是现代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现行的传播制度,包括媒介的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民主参与理论。
(1)自由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①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原理原则:
a. 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b. 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员,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c. 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d. 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②自由主义理论的缺陷有:
自由主义理论将新闻自由的主体片面强调为媒介,认为新闻自由主要是传播媒介的活动自由; b. 过分强调自由和权利,而没有意识到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权利是伴随着义务产生的; c. 片面强调媒介对政府的监督权,而没有指出由谁来监督媒介。
另外,自由主义理论还面临以下方面的现实困境:
a.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保障的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
b. 资本取代政府控制了报刊,导致煽情新闻泛滥,垄断扼杀了意见的自由市场,报刊种数下降,办报成本增长,严重威胁到报业的多样化,而报业多样化的动摇意味着自由市场的解体;
c.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自由卞义理论本身也发生了蜕变,成为维护垄断资本利益的理论;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又演变成个别传播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
(2)社会责任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主张媒介的自由不是绝对的,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
①社会责任理论的原理原则:
a. 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b. 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c. 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d. 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