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821专业设计之设计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821专业设计之设计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821专业设计之设计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8 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821专业设计之设计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14 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821专业设计之设计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19 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821专业设计之设计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24
一、名词解释
1. 非物质主义设计
【答案】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的产物,是以信息设计为主、基于服务的设计,包含软件程序设计层面、功能价值层面、方法服务层面及空间、感觉、思想和哲学等诸多方面。从物质设计到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过程的反映,也是设计本身发展进步的一个上升形态。
2. 雷蒙·罗维
【答案】雷蒙德·罗维是20世纪美国工业设计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设计家。他宣扬设计促进行销的新理念,认为设计师追求的不应当是单纯的设计哲学和设计理念,而是设计的市场效益。他是第一位被《时代》周刊作为封面人物采用的设计师,他的一生,是美国的工业设计开始、发展,到达顶峰和逐渐衰退的整个过程的缩影和写照。他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对我来说,最美丽的曲线是销售上升的曲线”。他的设计原则有简练、容易维修和保养、典雅或美观、使用方便、经济、耐用、产品设计通过产品的形状表达使用功能。其设计的著名物品有可口可乐的瓶子、太空舱、商标等。
3. 生态设计
【答案】生态设计又称绿色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设计观念,其设计理念在于不仅要考虑设计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维护可持续发展,不产生污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还要考虑“人—社会—自然”这一复合生态系统动态的和谐有序。生态设计是一种整体的、长远的、清洁健康的设计观,既是一种实践形态又是一种理想形态。
4. 感官设计
【答案】感官设计是从人的感官特性出发,与人的感受相关,为适应和服务于人的感性特性的设计过程,其目的在于建立产品感官认识整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产品设计或再设计的合理方法。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设计进入感官层面,无疑使“为人的设计”真正进入新的发展层面。这一领域的开拓,体现出设计的深刻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5. 装饰艺术运动
【答案】“装饰艺术”运动起源于1920年巴黎,它从新艺术、俄国芭蕾、美洲印第安艺术等源泉中吸取了灵感,其装饰艺术风格是一种明确的现代风格,主张机械美,采用新材料(如钢铁、玻璃灯等)和大量新的装饰手法使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更加自然华贵。其造型语言表现为大量的
几何形、绚丽的色彩以及表现这些效果的高档材料。这场运动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艺术家们掌握的手工艺和设计,以适应批量生产的需要,结束艺术与工业之间旧有的冲突,以及艺术家和手工艺人之间旧有的势力差别。艺术装饰运动传入美国后,与美国的大众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点的“爵士摩登”风格,豪华、夸张、迷人、怪诞,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如克莱斯勒大厦等)和产品设计两方面。
6. 包豪斯
【答案】包豪斯是1919年著名建筑设计师、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有完整的设计教育宗旨和教学体系的学院。其设计思想包括主张艺术与设计的新统一、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认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包豪斯于1933年关闭,14年间三次迁校,形成了三个小同的发展阶段,即魏玛时期、德绍时期、柏林时期。
二、简答题
7.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与艺术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1)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是在技术基础上产生和成长起来的,技术的科学化是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技术的主体,科学同样得益于技术的发展,朝着科学技术化的方向发展。
(2)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技术是艺术不可分离的属性,是艺术存在的最高形态和真正的基础,艺术是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艺术设计中,技术与艺术具有统一性,只有在精熟的技术与艺术的理想相互和谐、高度一致的情况下,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才能出现或趋于完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总是需要更高层次的艺术观念来引导和协助,使技术融入艺术之中。工艺技术的最高境界是与艺术的完全交融,不留痕迹。
(3)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工艺艺术和设计艺术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产物。工艺的发展、工艺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工艺美术通过整合的方式,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通过艺术的方式将科学技术展示出来; 科学则是通过技术或工艺技术走向与艺术的结合。
总之,技术是科学与艺术的基础,科学是技术的发展方向,推动艺术的创新,艺术是工艺技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8. 简述设计类型的划分及其原理。
【答案】近年来,学界越来越倾向于按设亡}目的的不同,将设计大致划分成: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为了使用的设计——产品设计和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型。这种划分方法的原理,是将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自然——人——社会”作为设计类型划分的坐标点,由它们的对应关系,形成相应的三大基本设计类型。因此,这种划分具有相对广泛的包容
性、正确性和科学性。
9. 简述铜镜的发展历史。
【答案】铜镜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1)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是铜镜的主要产地。战国铜镜的特点有四:薄胎、卷边、川字纽(或称弦纹纽)、双层纹(即有主花和衬托的地纹)。
(2)汉代
汉代铜镜的特点是体薄、平边、圆纽、装饰程式化。汉代铜镜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西汉时铜镜用平雕手法,镜面较平,镜边简略或用连孤纹做边饰; 西汉末到土莽时期主要流行规矩镜; 东汉时期的镜面微凸,便于照出人面的全部。
(3)六朝时期
六朝时期的铜镜早期比较草略,晚期不乏精美之作,铸作精巧,图案工整,流行纪年铭文。装饰花纹有龙虎纹、翔鹤兽纹、十二生肖纹等。其中绍兴铜镜较有特色,用浮雕手法表现神人、车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
(4)唐代
唐代有以铜镜作为献礼和馈赠的社会风尚,因而铜镜装饰异常精美。除了传统的圆形外,菱花形、葵花形也是具有唐代特色的样式,盛唐时期尤为流行。从整体来看,唐镜的装饰花纹早期多为四神镜、十二生肖镜、瑞兽镜、海兽葡萄镜,中期多为莺鸟镜、花鸟镜、瑞花镜,晚期多为八卦镜、万字镜。
(5)宋代
宋代铜镜较流行亚字形镜和有柄铜镜。早期曾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制作精巧的铜镜,但晚期甚为简陋,日趋衰落。早期装饰流行旋转式,多用缠枝花,镜体较薄,多用平刻,纹饰多用连珠纹。南宋铜镜多有柄,且一律素地无纹,唯镜背有一长方形阴刻款式,注明产地。
(6)元代
元代铜镜的制作已不如从前讲究,相当简略,多为素面,制作粗糙,可能是由于玻璃代替了铜镜照面的原因。
10.简述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领域。
【答案】视觉传达设计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其中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它是凭借视觉符号进行传达,不同于靠语言进行的抽象概念的传达。视觉传达设毛}所涉及的领域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字体设计。字体设计是对文字的大小、笔画结构、排列、赋色等方面加以研究的设计,使其具有适合传达内容的感性或理性表现和优美的造型,能有效地传达文字深层次的意味和内涵,发挥更佳的信息传达效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