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徐某,35岁,发热(>38℃)、气促、肺部啰音,WBC计数不升高,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阴影,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疑似SARS。应对该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消化道隔离。 接触隔离。 昆虫隔离。 严密隔离。 保护性隔离。
患者孙某,11岁,白血病,欲行骨髓移植。下列有关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进入病室的人员应穿、戴灭菌后的隔离衣、帽子、口罩、手套及拖鞋。 B.接触患者前应洗手。 C.水果可直接带入病室。 D.患流感的医务人员应避免接触患者。 E.病室的空气应进行严格消毒。
患者男,45岁。1个月前行脾切除术后经锁骨下静脉导管输液,因肝功能异常转入感染科,3天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穿刺部位有弥散性红斑和炎性分泌物,并有疼痛感。此时患者应诊断为() A.术后发热。 B.呼吸道感染。 C.血管相关性感染。 D.手术切口感染。 E.因肝病引起的发热。
患者男,40岁。精神分裂症病史10年,近两个月服用大剂量氯氮平治疗,3天来发热,畏寒,39.5℃,查血常规:WBC0.4×109/L,经积极地应用白细胞成分血,肌内注射白细胞药物,静脉输入抗生素治疗,症状逐渐减轻,但第7天,出现大便次数增多,6~7天后,自述肛门周围疼痛,查大便涂片,为白色念珠菌生长;肛指检查:肛周可触及4~5cm大小的肿物,有波动感。此时最恰当的治疗选择是() A.继续抗生素治疗。 B.理疗。 C.切开引流。 D.免疫治疗。 E.敷中药膏。
患者男,40岁。精神分裂症病史10年,近两个月服用大剂量氯氮平治疗,3天来发热,畏寒,39.5℃,查血常规:WBC0.4×109/L,经积极地应用白细胞成分血,肌内注射白细胞药物,静脉输入抗生素治疗,症状逐渐减轻,但第7天,出现大便次数增多,6~7天后,自述肛门周围疼痛,查大便涂片,为白色念珠菌生长;肛指检查:肛周可触及4~5cm大小的肿物,有波动感。引起该感染的致病菌的形式是() A.菌群移位。 菌群失调。 二重感染(3度失调)。 细菌内毒素。 细菌外毒素。
患者男,45岁。1个月前行脾切除术后经锁骨下静脉导管输液,因肝功能异常转入感染科,3天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穿刺部位有弥散性红斑和炎性分泌物,并有疼痛感。应怎样预防,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