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

【答案】增色效应是指将DNA 的稀盐溶液加热时,双螺旋结构解体,两条链分开,形成无规则线团,260nm 紫外吸收值升高。减色效应是指变性的DNA 在适当条件下,可使两条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260nm 紫外吸收值降低。

2. Chargaff 定律。

【答案】Chargaff 定律是指通过纸层析对多种生物DNA 的碱基组成进行分析,发现DNA 中的腺嘌呤数目与胸腺嘧啶的数目相等(A=T),胞嘧啶和鸟嘌呤数目相等(C=G)的一种规则。

3. 编辑

【答案】编辑是指在基因转录产生的分子中,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置换,基因转录物的序列不与基因编码序列互补,使翻译生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于基因序列中的编码信息,

这种现象称为编辑。

4. 编码链(coding strand)。

【答案】编码链是指与模板链互补的那一条DNA 链,对于某一特定基因而言,DNA 分子中作为转录模板的那一条链称为模板链。编码链的碱基顺序与转录产物mRNA 的碱基顺序相对应(只是DNA 中的T 在RNA 中被U 取代)。

5. 终止子

【答案】终止子

6. 鹏值(iodine number)。

【答案】碘值又称碘价,是100g 脂质样品所吸收的碘的克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油脂中脂酸的不饱和程度。

7. ACP 。

【答案】ACP 即酰基载体蛋白,是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组成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的一部分,并且在脂肪酸生物合成时作为酰基的载体,酰基以硫酯的形式结合在4-磷酸泛酰疏基乙胺的巯基上,后者的磷酸基团又与酰基载体蛋白的丝氨酸残基酯化。

是分子中终止转录的核苷酸序列。

8. 顺式作用元件

基因元件。

【答案】顺式作用元件是指在DNA 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

二、问答题

9. 在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中,5-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是一种别构酶,它控制着嘌呤核苷酸合成的速 度,并且受终产物AMP 和GMP 的反馈抑制。嘌呤核苷酸也能通过补救途径合成。当E. coli在含有腺嘌呤核苷 的介质中生长时,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可因GMP 抑制而关闭。为什么?

【答案】腺嘌呤核苷可以降解成次黄嘌呤。次黄嘌呤可通过补救途径合成IMP , 这一反应是由

IMP 可转变成GMP 。GMP 水平的升高能抑制5-磷酸次黄嘌呤—鸟嘌呤 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的。

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的活性,从而关闭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这种调节的重要意义是:经补救途径合成的代谢物可以控制该代谢物经从头合成途径合成的程度。

10.外源NADH 是如何进入线粒体参加电子传递的?

【答案】外源NADH 进入线粒体是通过两种穿梭作用参加电子传递的:

(1)甘油-3-憐酸穿梭:经甘油-3-憐酸穿梭,胞质中NADH 进入到线粒体变成FADH ,经呼吸链氧化可生成

(2)苹果酸穿梭:经苹果酸穿梭,胞质中NADH 进入到线粒体变成仍然是NADH 经呼吸链氧ATP 。 化可生成

11.大肠杆菌的DNA 聚合酶与RNA 聚合酶有哪些重要的异同点?

【答案】(l )DNA 聚合酶和RNA 聚合酶主要的相似点:①都以DNA 为模板;②都根据碱基互补的原则按

的方向合成新链;③合成反应均由焦磷酸的水解驱动;④都需要2价阳离子作为辅因子。

(2) DNA 聚合酶与RNA 聚合酶全酶主要的不同之点如表:

12.多核苷酸磷酸化酶能以核苷二磷酸(NDP )为底物合成随机聚合的多核苷酸。请回

【答案】

(1)UDP 和GDP 与多核苷酸磷酸化酶混合后一起保温,共聚物含有哪几种三联体密码? (2)若保温混合物由的UDP 和的GDP 与多核苷酸磷酸化酶构成,那么在

无细胞系统中,检测20种氨基酸掺入到

甘氨酸其他氨基酸的掺入量大致为产生的共聚物中,各种三联体密码出现的概率是多少? (3)将(2)中产生的共聚物作为模板加入到胱氨酸

色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蛋白质产物中的含量,获得如下的结果(以最高掺入的氨基酸为基准来表示):苯丙氨酸

零。关于这些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的组成,这些结果提供了什么样的信息?

UUG 、UGU 、GUU 、UGG , GUG,答(这个随机的共聚物应含有23个三联体密码,即UUU 、:1)

GGU 和 GGG 。

UUU :

2)各种三联体密码出

现的概率是:

(3)如果这8种三联体编码氨基酸的话,那么它们出现的概率应与相应氨基酸的掺入量一致。因此,可以 推测出这些氨基酸的密码子组成:苯丙氨酸(Phe ): UUU; 缬氨酸(Val )、半胱氨酸(Cys )和亮氨酸的密码子 由两个U 和1个G 构成;色氨酸(Tip )和甘氨酸(Gly )的密码子由两个G 和1个U 构成。

13.免疫球蛋白基因重组过程中产生的P 核苷酸和N 核苷酸是如何来的?它们产生的意义和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答案】免疫球蛋白基因在重组过程中,

条链,

形成末端。游离复合物切开其核苷酸与基因接头处的一攻击另一条链的酯键,在基因片段末端形成发夹结构。然后复合物进一步将发夹结构切开,单链切开的位置往往不是原来通过转酯反应连接的位置,多出的核苷酸与末端序列相同,但方向相反,称为P 核苷酸。末端可以被外切酶切除一些核苷酸,也可以由脱氧核苷酸转移酶外加一些核苷酸,称为N 核苷酸。

在接头处随机插入或删除核苷酸可以增加抗体基因的多样性,但如果插入或删除核苷酸数不是3的倍数,就 将改变阅读框架而使基因失活。

14.八肽有AA 组成为Asp 、Ser 、Gly 、Ala 、Met 、Phe 、Lys2。

(1)FDNB 与之反应再酸水解,得DNP-Ala 。

(2)胰凝乳蛋白酶消化后分出一个四肽,其组成为Asp ,Gly ,Lys 和Met , 此四肽与FDNB 反应生产DNP-Gly 。

(3)胰蛋白酶消化八肽后,得到组成为Lys 、Ala 、Ser 及Phe 、Lys 、Gly 的两个三肽及一个二肽,此二肽被处理游离出Asp 。请写出八肽的顺序及推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