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影响旅游决策的最大效益原则如何影响区域旅游开发?

【答案】(1)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是最大效益原则,即在资金和闲暇时间确定的条件下去追求最大的旅游效益。旅游效益的内涵主要包括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和精力恢复。

(2)最大效益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旅游时间比是指在一个完整的旅游过程中,用于往返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时间与在目的地游玩所消耗的时问的比值。这一原则简而言之为旅速游缓。为了追求旅游时间比,人们在选定旅游地之后,往往选择最快捷的交通方式; 在未选定旅游地时,往往选择距离最近的旅游地。

②最大的信息获取量或最高的满意度。

2.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特点。

【答案】(1)世界贸易不断扩大、世界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

①世界商品贸易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②劳务、货币、金融、技术、信息等世界市场发展起来,构成了完整的发达的世界体系。 ③产业资本国际化有了长足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

(2)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经济全球化过程在地区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所占份额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

(3)国际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国际水平分工占有主导地位,打破了自然条件的局限,形成了高度发展的全球分工体系。 (4)经济全球化呈现多极化趋势

世界经济一体化形成了以亚太、西欧为中心的多极化格局。亚太、西欧地区一体化组织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提高,拉美、非洲一体化也有较大的发展。

3. 简述现代农业的类型。

【答案】(1)现代农业的概念

现代农业是指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其基本特征是: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2)现代农业的类型

现代农业生产的模式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六种。

①种植园农业

种植园主要是指在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如在饮料方面,有咖啡、可可和茶; 在果品方面有香蕉、菠萝、芒果; 在原料方面有橡胶、油棕、剑麻和烟草等。随着工业发展,世界各国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加勒比海诸岛、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都有大片的种植园分布。其中,茶主要分布于中国南力一、印度和斯里兰卡,咖啡集中于南美,可可多在西非,橡胶则分布于东南亚,剑麻多产于东非,油棕集中于马来西亚与西非,香蕉主产于中美与厄瓜多尔,菠萝则以夏威夷为多。

②谷物农业

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其生产的谷物主要是小麦,其次有玉米、水稻。玉米多作为饲料,水稻占的比例不高。由于面向市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资支出,农场尽量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为了提高机械使用效率,谷物农场的规模都比较大。

③牲畜育肥农业

牲畜育肥农业是一种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这种农业以种植的谷物为饲料,以饲养的牲畜为最终产品投放市场。其在世界上的分布区主要有美国的五大湖以南的大片地区,欧洲从西班牙北部开始,经地中海沿岸与大西洋、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中间向东延伸的地区和巴西东南部地区

④乳品业

乳品业是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类加工制品的农业。影响这类农场区位的选择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距离市场的远近。另一个则是适宜于青饲料种植的地理环境。

乳品业在北美主要分布于五大湖及圣劳伦斯河南岸地区,在欧洲则分布在瑞士与从法国往东的大西洋沿海与波罗的海南岸地区。其他地区除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外,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郊区。

⑤市场园艺农业

市场园艺农业是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蔬菜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食物,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与维生素。但蔬菜需要新鲜,否则会降低质量,难以销售,甚至还会腐烂变质。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各地蔬菜生长受到很大限制,不得不依靠玻璃或塑料薄膜所建造的温室在消费集中地生产。

目前,中国蔬菜市场已全部开放,现在北方,特别是冬季,蔬菜严重短缺情况己大有改善。中国山东、四川、广东、海南等省已形成供应全国蔬菜的新基地。

⑥大牧场

大牧场与一般游牧业有很大不同。首先,其规模大,放牧的牲畜达到成千上万头。其次,它

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放牧,而是由牧主雇佣一些牧工放牧。最后,不是自给自足的生产,而是将牲畜全部投向市场。这种大牧场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的干旱地区较为流行。那里干旱、少雨,有大面积半草原与半荒漠,适合于放牧牲畜,经营大牧场。

4. 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答案】(1)跨国公司的概念

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

(2)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①跨国公司实行的全球经营战略,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基础

跨国公司是现代企业的主力军,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与国的经济竞争,正在通过跨国公司实行的全球经营战略。许多跨国公司把本国的跨国公司变为世界范围的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②跨国公司进行的国际性投资,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有利条件

国际性投资是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的加快发展,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性投资的主要载体。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向国外开展大规模、系统化投资,在国外设立投资性控股公司,统一管理投资企业。

③跨国公司开展的跨国兼并和收购,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有效手段

为了在全球市场谋求发展壮大,跨国公司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兼并、收购迅速有效的获得别国有形和无形资产及竞争战略优势。通过兼并、收购,使被兼并、收购的企业的法人地位、治理结构、文化理念和管理机制、业务方向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④跨国公司开展的国际贸易,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强大动力

国际贸易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动力。目前,跨国公司己成为国际贸易的主体。跨国公司开展的国际贸易,不仅使货物和资源跨国界流动日益增强,而且也使不同国家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经济资源如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技术等通过国际贸易超越国界被重新配置的范围越来越广。

二、论述题

5. 经济全球条件下中国城市的发展趋势

【答案】(1)城市化过程空前加速,涌现出更多的新城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户籍对人口迁移限制作用力的减弱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涌入,未来中国城市化过程将出现难以避免的快速发展,导致更多设市城市的诞生,使中国城市体系步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功能更加多样化,城市网络更加复杂化,城市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