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长海医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DNA 的双螺旋
【答案】DNA 的双螺旋是一种核酸的构象,在该构象中,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缠绕形成一个右手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与糖基在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假设的中心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 ,碱基堆积距离为组成,碱基按两核苷酸之间的夹角是每对螺旋由10对碱基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联系。维持DNA 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力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和氢键,以及离子键。双螺旋表面有宽窄深浅不一的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2. 金属激活酶。
【答案】金属激活酶是指有些金属离子虽为酶的活性所必须,但不与酶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底物相连接的一类酶。
3. 蛋白质四级结构。
【答案】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亚基聚合成大分子蛋白质的方式。维系四级结构的力有疏水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
4. 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
【答案】自发突变是指由生物体内在因素引起的突变。
5. 生物转化作用。
【答案】生物转化作用是指机体将体内的非营养物质(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毒物等及肠管内细菌的腐败产物)在肝脏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使这些物质生物活性或毒性降低甚至消除的过程。
6.
【答案】5-磷酸核糖在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催化下与
酸生物合成提供磷酸核糖,它对于核苷酸代谢有重要意义。
7. 蛋白质的凝固作用(protein coagulation)。
【答案】蛋白质的凝固作用是指蛋白质变性后的絮状物加热可变成比较坚固的凝块,此凝块不易再溶于强酸和强碱中的现象。
第 2 页,共 32 页 作用生成,为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
8. 基因内校正(intragenic suppressor)。
【答案】基因内校正是指发生在与起始突变相同的基因内的校正突变。
二、问答题
9. 何为还原糖?蔗糖是一种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二糖
原糖,但为什么蔗糖却不是?
【答案】凡具有能被
别为和但 糖苷键相连,即两个异头碳均参与了糖苷氧化的游离羰基碳的糖都是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的羰基碳分虽然这两种单糖都是还在形成蔗糖时这两个单糖残基通过
键的形成而不能再与氧化剂反应,因此蔗糖不是还原糖。
10.试述葡萄糖-6-磷酸在代谢中的重要性。 【答案】是葡萄糖被己糖激酶(肝外组织)或葡萄糖激酶(肝、肾)催化的产物,为
供能;
糖代谢各途径的连接点: (1)经由糖酵解或有氧氧化途径进一步分解代谢并产生(2)通过磷酸戊糖途径产生戊糖磷酸和还原当量
(3)在糖异生途径中由其磷酸酶转化为葡萄糖;
(4)在磷酸葡糖变位酶作用下转化成后进入糖原合成途径。
11.生物体内重要的一碳基团有哪些?哪些氨基酸可提供一碳基团?
【答案】在代谢过程中,某些化合物可以分解产生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基团”或“一碳单位”。常见的一碳基团有:
亚氨甲基亚甲基次甲基
酸、苏氨酸、组氨酸等,都可作为一碳基团的供体。
12.解释临床上产生“肝昏迷”的原因。
【答案】大量氨入脑,与酮戊二酸合成谷氨酸,或与脑中的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造成脑 中的酮戊二酸减少,TCA 循环减弱,A TP 生成减少,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导致肝昏迷。
13.已在某些噬菌体的DNA 分子上发现了下面的碱基取代:
(1)dUMP 完全取代了 dTMP ;
(2)5-羟甲基脱氧尿苷酸完全取代了 dTMP ;
(3)5-甲基脱氧胞苷酸完全取代dCMP 。根据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写出由噬菌体基因组编码的导致上述取 代反应发生的酶。
【答案】(1)胸苷酸合成酶的抑制蛋白和dUTPase 的抑制蛋白。
(2)dUMP 羟甲基化酶和羟甲基胞苷酸激酶。
第 3 页,共 32 页 甲酰基甲基
羟甲基许多氨基酸都和一碳基团有关,如甘氨酸、丝氨
(3)CMP 甲基化酶。
14.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是某一种蛋白质与自身的mRNA 结合而阻止自身的翻译。这实际上是一种翻译水 平上的反馈。试提出其他形式的反馈,同样也能导致某一种蛋白质量的降低。
【答案】蛋白质作为自身基因的阻遏蛋白,与自己的启动子结合,从而阻止自身的转录;蛋白质与自己的mRNA 结合,从而促进自身mRNA 的水解。
15.生产中将蔗糖酶称为转化酶,因为蔗糖酶水解蔗糖时,蔗糖溶液的旋光度发生变化,由正变负。请问为什么?
【答案】蔗糖的为+66.5°, 经水解后,由于水解产物果糖的为一92.4°,比另一水+52.2°的绝对值大,因此使水解液具有左旋性。 解产物葡萄糖的
16.人体血液中的白蛋白主要起什么作用?白蛋白含量过低会造成什么影响? 为什么?
【答案】人体血清白蛋白在血液蛋白中的含量极高,50%~60%, 而且它也是血浆蛋白中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一种蛋白质,因此,它对血液渗透压的贡献高达80%。此外白蛋白还是机体中的储存蛋白,并且可以和许多种类的疏水性小分子结合,对这些小分子起到负载和运输的作用。白蛋白在血液中含量过低,最明显的后果是造成患者的休克,因为血液的渗透压由于白蛋白的减少而降低。白蛋白含量过低和一些疾病及营养不良密切相关。
三、论述题
17.试说明丙氨酸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写出关键步骤与酶。
【答案】丙氨酸通过谷丙转氨酶脱去氨基形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然后在丙酮酸羧化酶的作用下,形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在谷草转氨酶的作用下形成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可以通过线粒体膜进入细胞质中,在细胞质中的谷草转氨酶作用下再次形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在PEP 羧激酶作用下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 PEP 可以转化为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后
两者缩合形成
在磷酸酯酶作用下形成F-6-P ,后者转化为G-6-P ,G-6-P 在G-6-P 磷酸酯酶作用下形成葡萄糖。
关键步骤有:丙氨酸在谷丙转氨酶作用下转化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丙酮酸羧化酶、PEP 羧激酶作用下形成
在磷酸酯酶作用下形成F-6-P ; G-6-P 在G-6-P 磷酸酯酶作用下形成葡萄糖。
18.试述体内胆固醇的代谢过程(摄入、运输、合成、转变、调节)。
【答案】胆固醇代谢
由肝脏合成,机体内胆固醇来源于食物及生物合成。成年人除脑组织外各种组织都能合成胆固醇,其中肝脏和肠黏膜是合成的主要场所。体内胆固醇由小肠合成。其他组织如肾上腺皮质、脾脏、卵巢、睾丸及胎盘乃至动脉管壁,也可合成胆固醇。胆固醇的合成主要在胞浆和内质网中进行。胆固醇可以在肠黏膜、肝、红细胞
第 4 页,共 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