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语文题库>第三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

问题:

[单选] 阅读《囚绿记》的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同学们能从这篇课文的内容看出本文的写作背景吗?生:“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师:对,第13自然段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的“我”,必须离开了。离开北平,离开公寓,最重要的是,还离开什么?生:常春藤!师:非常好。当初,作者是因为什么原因才选择了住在这间公寓?生:常春藤的绿影!师:这间公寓环境怎么样?生:不好。师:怎样不好呢?你是怎样发现它不好的呢?生1:狭小。作者说它“高广不过一丈”。生2:潮湿。“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生3:简陋。“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窗户左下角的玻璃还被打碎了,有一个大孔隙。生4:炎热。师:读书很细心,很好。狭小、潮湿、简陋、炎热,这样的居室真可谓什么?用一个名词来定义它。生(齐):陋室!以下对于这一教学实录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教师的提问层层深入,善于引导学生思考
B . 教师提问略显繁琐,不利于整体把握内容
C . 以学生为授课导向,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D . 教师适时鼓励学生,增强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请结合具体教学事例,论述中学教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中评价方式如何实施?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是什么? 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后记:在学生学习“保存文件”的内容时,让学生将Word文档保存到指定文件夹,班上有很多同学总是不能完成任务,效果很不理想,写教学后记时,我认真记录了这个不足,并进行了思考,在上另一个班时,我让学生把输入的文章保存到计算机默认的文件夹中(操作较为简单,不会难倒学生),这时不必过早引入“文件夹”的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后,再介绍“文件夹”的概念及操作,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并可以把文件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了,结果学生吸收得很好。我把这一成果也记录了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总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本的部分内容拆迁、整理,将每一个知识点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问题:教学反思有什么意义?这位年轻教师的做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阅读《离骚》的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学生纷纷朗读)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生:好像没感觉。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翻,又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以下对于这一教学实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教师一开始介绍作者及其作品,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教师缺乏对课堂的掌控力.秩序紊乱。 教学中重视了学生的感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在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当前中学生虽然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在课堂上玩电脑游戏、聊天或从事其他娱乐活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为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而采取的措施。 阅读《囚绿记》的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同学们能从这篇课文的内容看出本文的写作背景吗?生:“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师:对,第13自然段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的“我”,必须离开了。离开北平,离开公寓,最重要的是,还离开什么?生:常春藤!师:非常好。当初,作者是因为什么原因才选择了住在这间公寓?生:常春藤的绿影!师:这间公寓环境怎么样?生:不好。师:怎样不好呢?你是怎样发现它不好的呢?生1:狭小。作者说它“高广不过一丈”。生2:潮湿。“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生3:简陋。“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窗户左下角的玻璃还被打碎了,有一个大孔隙。生4:炎热。师:读书很细心,很好。狭小、潮湿、简陋、炎热,这样的居室真可谓什么?用一个名词来定义它。生(齐):陋室!以下对于这一教学实录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段教学实录中,教师的提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更易于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求知。而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小结,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内容。所以并非繁琐,故不正确选项为B。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