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滨州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密码子的兼并性(degenerate )。
【答案】密码子的兼并性是指大多数氨基酸都有两种以上的密码子,不同密码子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这种性质。
2. 位点特异性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答案】位点特异性重组是指发生在DNA 特异性位点上的重组。
3. 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抑制作用、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答案】竞争性抑制作用是指竞争性抑制剂因具有与底物相似的结构,通常与正常的底物或配体竞争酶的结合部位从而产生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得
复合物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得
物浓度的方法解除。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是指抑制剂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而不与游离酶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使得
4.
【答案】都变小,但比值不变。 变小,但增大,而不变。 非竞争抑制作用是指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结合,形成酶-抑制剂或酶-底物-抑制剂不变。这种抑制不能通过増加底(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生命活动需要,但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必须氨基酸对于成人有八种,即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对于婴幼儿,精氨酸和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5. 酶工程。
【答案】酶工程是指在一定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的催化性质,将相应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技术,是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展而成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酶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化学工程有机结合而产生的边缘科学技术。包括化学酶工程和生物酶工程。
6. 顺式作用元件
【答案】顺式作用元件是指在DNA 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
7. 磷酸单酯键。
【答案】磷酸单酯键是单核苷酸分子中,核苷的戊糖与磷酸的羟基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
8. 配体(ligand )。
【答案】配体是能够与特定受体结合的各种物质的总称,如所有的激素,它们可能是小分子,也可能是大分子。
二、问答题
9. —种纯酶按质量算含亮氨酸1.65%和异亮氨酸2.48%,试计算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131)。
【答案】由于亮氨酸; 异亮氨酸
131—18=113。以亮氨酸为例计算有
:因此该纯酶至少含有2个亮氨酸和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则该纯酶的最低相3个异亮氨酸;又因为这两种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131,故其相应残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对分子质量为:
10.分离胸苷酸合成酶有缺陷的细菌突变株的一种经典的方法是使用胸腺嘧啶和三甲氧苄二氨嘧啶 (trimethoprim , —种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剂)处理正在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菌。大多数细胞将被杀死,生存下来的细胞主要是胸苷酸合成酶有缺陷的突变株。
(1)什么样的表现型可让你确定这些突变株?
(2)以上所进行的选择的生化机理是什么?
(3)如果让你筛选胸苷酸合成酶有缺陷的哺乳动物细胞的突变株,以上程序需要作怎样的修改?
【答案】(1)测定生存下来的细菌细胞抽取物的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或者将细胞放在含有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看是否能够成活。
(2)突变株细胞的胸苷酸合成酶没有活性,反而使得胞内的四氢叶酸不会被这个酶催化的反应消耗掉。而培养基中的胸腺嘧啶满足了 DNA 合成中对脱氧核苷三磷酸的需要。
(3)使用氨甲基蝶呤代替三甲氧苄二氨基嘧啶(trimethoprim ), 因为trimethoprim 并不是哺乳动物细胞DHFR 的有效的抑制剂。
11.有一个lO.Og 的糖原样品,经过甲基化和水解后能产生6mmol 的2,
(1)出现在分支点上的葡萄糖残基的百分数。
(2)每个支链上葡萄糖残基的平均数。
(3)产生了多少毫摩尔的2, 3, 6-三-0-甲基葡萄糖?
(4)如果此糖原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答案】(1)2,甲基葡萄糖即它所含葡萄糖残基数是多少? 分支点上的葡萄糖。lO.Og 糖原样品中分支
分支点上葡萄糖残基的百分数为 甲基葡萄糖。求:点上的葡萄糖残基的质量为162X6=972(mg ), 出现在
(2)因为分支点上葡萄糖残基的百分数为9.72%,也就是说100个葡萄糖残基中有9.72个葡萄糖残基是在分支点上,有一个分支点就有一个支链,所以每个支链上葡萄糖残基的平均数为:100/9.72=10.3。
(3)先分析一下糖原经甲基化和水解后会产生多少种产物。糖原的每一个自由羟基可用硫酸二甲酯甲基化,水解后分支点的葡萄糖产生2, 3-二-0-甲基葡萄糖;非还原末端产生2, 3, 4, 6-四-0-甲基葡萄糖;还原末端转化为1, 2, 3, 6-四-0-甲基葡萄糖,但在糖苷键水解时,在
基形成2, 3, 6-三-0-甲基葡萄糖。
lO.Og 糖原其葡萄糖残基的总量为:
其中分支点的葡萄糖产生2, 3-二-0-甲基葡萄糖为6mmol 。此外,因为每n 个分支点残基就有n+1个非还原末端残基,但是像糖原这样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化合物,在n+1与n 个残基间的差别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可假设分支点的物质的量一非还原末端的物质的量。非还原末端产生2, 3, 4, 6-四-0-甲基葡萄糖亦为6mmol 。2, 3,6-三-0-甲基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61.7-2×6=49.7(mmol )
12.如果一个DNA 分子的序列为pdGpdCpdGpdT , 请写出外切核酸酶按照下列三种方式切割生成的产物。
(1)(2)(3)【答案】
13.由P.Mitchell 提出的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证据支持化学渗透学说?
【答案】(1)P.Mitchell 提出的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电子沿着呼吸链传递的时候,释放出自由能转变为跨膜(跨线粒体内膜或细菌质膜)的质子梯度。当质子通过
回到线粒体基质或细菌细胞质的时候,A TP 被合成了。
(2)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证据包括:①氧化磷酸化需要完整的线粒体内膜;②随着细胞呼吸的进行,线粒体外室的pH 降低;③人为建立的pH 、梯度可驱动ATP 的合成;④破坏线粒体内膜的电化学梯度的解偶联剂(uncoupler )或离子载体(ionphore )能够抑制氧化磷酸化。相反能够提高线粒体外室pH 的化合物能刺激ATP 的合成;⑤分离纯化到
重组到脂质体上,可催化ATP 的合成。
上的甲基以甲醇形式脱落(其他甲基以稳定的醚存在),这样就形成2, 3, 6-三-0-甲基葡萄糖;相连的葡萄糖残核酸外切酶切磷酸二酯键的酯键; 核酸外切酶切磷酸二酯键的酯键; 核酸外切酶切磷酸二酯键的酯键。
合酶合酶。将该酶在体外与一种来源于嗜盐菌紫膜的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 , 在光照下,能够形成跨膜的质子梯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