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信息化工程监理作为我国新兴的行业,由于行业发展时间较短,目前针对软件工程监理的理论还停留在框架阶段。在信息化工程监理工作中,如何采用全面的质量控制思想,保障软件工程的建设质量,是信息化工程监理的核心课题,还需要在监理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为顺应普遍存在的提高信息化工程建设质量的迫切需求,研究并实现一个对软件工程监理对象和监理阶段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模型或工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介绍了信息化工程质量控制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研究和比较TQM全面质量管理理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工程监理理论、CMMI过程控制理论和相关的软件工程质量技术标准的基础之上,针对CMMI-ACQ过程控制理论与信息化工程监理的适用性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通过借鉴获取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ACQ的设计理念和IDEAL(启动、诊断、建立、实施、优化)过程改进生命周期模型的过程改进方法,结合信息化工程监理的行业特点和发展现状构建了用于软件工程设计阶段监理的质量控制模型QCM-SPS,确定了监理的质量控制目标和质量控制方法。模型中包含四个过程:项目计划(PP)、获取需求开发(ARD)、需求管理(RM)、获取技术管理(ATM),并明确了每个过程的监理任务和主要活动。论文最后结合某水利工程大型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实践,基于建立的质量控制模型作为质量控制工具,将模型应用到此项目中,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论文的研究工作为信息工程监理行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项目设计阶段监理的质量控制工具,通过模型的使用可以增加在设计阶段监理质量控制过程的可见性,保障信息工程监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软件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客户满意度,降低信息化工程项目失败的风险,为探索在大型、复杂的信息化工程项目中,针对软件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方法提供可用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