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山大学海洋学院666化学综合(B)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醇类化合物中,( )。
A. 溶液极性变大 B. 形成分子间氢键 C. 诱导效应 D. 产生振动耦合 【答案】B
【解析】无论是分子间氢键或是分子内氢键的形成,都使参与形成氢键的原化学键的键力常数降低、吸收频率下降。但同时振动时的偶极矩加大,因而吸收强度增加,谱带变宽。分子间氢键受浓度影响较大。
2. 某化合物在紫外线区
A. 醛 B. 酮 C. 羧酸 D. 酯 【答案】A
【解析】吸收峰为醛的特征峰。
3. 关于NMR 氢谱,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MR 氢谱可以给出质子的类型和化学环境 B.NMR 氢谱可以给出质子的分布 C.NMR 氢谱可以给出质子间的相互关系 D.NMR 氢谱可以鉴别化学环境相似的烷烃 【答案】D
【解析】A 项,通过化学位移,可以确定质子类型和所处的化学环境;B 项,通过比较积分高度,可以判断质子的分布;C 项,通过峰耦合和分裂可以给出质子间的相互关系;D 项,不能鉴别化学环境相似的烷烃。
4. 将浓度为9mol/L HCl含有
A.
全部交换上去
伸缩振动频率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向低波数方向位移的原因是
处有一弱吸收带,在红外线区有吸收
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的溶液,通过阳离子树脂交换柱时,则( )。
B.
只有C.
交换
不交换
型的树脂;
不交换
交换,
D. 阳离子树脂变为纯质子【答案】B
5. 在PH=5.5的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EDTA 滴定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至化学计量点时,以下关系正确
_无副反应,【解析】化学计量点时,但因为
6. 将以下溶液稀释10倍,pH 值变化最大的是( )。
A. B.0.10mol/LNaAc C.0.lmol/LHAc
D. 【答案】B
7. 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采取少量分析试样,必须保证所取的试样具有( )。
A. —定的时间性 B. 广泛性 C. 一定的灵活性 D. 代表性 E. 稳定性 【答案】D
8. (多选)下列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
用C.
用
测定铁时,在测定
介质中进行
的浓度时,指示剂加入过早 含量时,酸度过高
变成了
,用此
B. 置换碘量法标定
D. 因放置时间过长,
有部分准溶液测定铜含量
【答案】ABCD 【解析】A 项因“迟后”,消耗D 项因为
偏低;
标
具有氧化性,与过多,测定结果
而
反应使含量降低;B 项指示剂加入过早,终点
分解,测定结果
故耗
体积减小了,使得测定结果
的浓度偏低;C 项酸度过高
偏低。
9. 某分析方法按R=4X—3Y 的关系计算结果。,结果R 的标准偏差为0.5, 设X 的标准偏差为0.1则Y 的标准偏差为( )。
A.0.1 B.0.01 C.0.4 D.0.5
【答案】A 【解析】
10.某弱酸HA 的
若需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与100mL1.00mol/LNaA相混合
的1.00mol/LHA的体积约为( )。
A.200mL B.50mL C.lOOmL D.150mL 【答案】B
二、填空题
11.测定下限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定量测定被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含量;美国EPA 规定以_____作为测定下限。
【答案】4倍检出限浓度
12.碘量法测定
【答案】(1)
所涉及的两个反应式是:
(1) _____;(2) _____
13.在NMR 谱中,影响化学位移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
【答案】屏蔽效应;磁各向异性效应;氢键影响
14.紫外吸收光谱是由于_____产生的,属于_____吸收。
【答案】电子能级跃迀;分子 15测定明矾中的铝的含量经9次测量能.
时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_____。
【答案】10.79%±3.23%
s=0.042,查表知
置信度为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