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917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数据结构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设桟S 和队列Q 的初始状态为空,元素el ,e2,e3,e4,e5和e6依次通过栈S ,一个元素出栈后即进队列Q ,若6个元素出队的序列是e2,e4,e3,e6,e5,el ,则栈S 的容量至少应该是( )。

A.6

B.4

C.3

D.2

【答案】C

2. 有一个100*90的稀疏矩阵,非0元素有10个,设每个整型数占2字节,则用三元组表示该矩阵时,所需的字节数是( )。

A.60

B.66

C.18000

D.33

【答案】B

【解析】如果是全部,则是需要100*90*2个字节;但是用三元组表示的话,只需要记录非零数据的X 坐标,Y 坐标,数值即可,就是每个非零数字需要占用三个整数的空间,即2*3=6字节,10个非零整数则是2*3*10=60字节;如果问有效元素占的空间大小,则选A 项,但是如果从整体来看,应该多一个用来记录矩阵宽(100)、高(90)、默认值(0)的元素,所以还应该多算6个字节。所以全部为66字节,选B 项。

3. 某系统正在执行三个进程P1、P2和P3, 各进程的计算(CPUCPUCPU)时间和

如下表所示。

时间比例

为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合理的进程优先级设置应(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为了合理地设置进程优先级, 应该将进程的CPU 利用时间和

答案选B 。

4. 单链表中,增加一个头结点的目的是为了( )。

A. 使单链表至少有一个结点

B. 标识表结点中首结点的位置

C. 方便运算的实现

D. 说明单链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

【答案】C

【解析】单链表中增加一个头结点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运算的实现,使得对第一个元素的操作与其它元素的操作相同。

5. 图的BFS 生成树的树高比DFS 生成树的树高( )。

A. 小或相等

B. 小

C. 大或相等

D. 大

【答案】A

【解析】BFS 称作广度优先搜索,DFS 称作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类似与二叉树的层序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类似于树的先序遍历。因为深度优先搜索算法遵循的策略是尽可能的“深”地搜索一个图。所以图的BFS 生成树的树髙比DFS 生成树的树高小或者相等。

6. 数组通常具有的两种基本操作是( )。

A. 查找和修改

B. 查找和索引

C. 索引和修改

D. 建立和删除

【答案】A

【解析】数组中的元素是顺序存放的,通过下标可以很好地查找数组元素,同时通过对应的指针可以修改数组元素的值,因此数组通常具有的两种基本操作是查找和修改。根据数组的性质,数组通常具有的两种基本运算是排序和查找。

7. 在采用中断方式控制打印输出的情况下, CPU 和打印控制接口中的

息不可能是( )。

A. 打印字符

时间做综合考虑, 故端口之间交换的信

B. 主存地址

C. 设备状态

D. 控制命令

【答案】B 【解析】接口的功能包括:①选址功能; ②传送命令功能; ③传送数据功能; ④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功能。A 项为数据, C 项为设备状态, D 项为命令。B 项, 主存地址在中断方式控制下是不需要的, 因此, 它不可能是CPU 和打印控制接口中的端口之间交换的信息。

8. —次总线事物中, 主设备只需给出一个首地址, 从设备就能从首地址开始的若干连续单元格读出或写入的个数, 这种总线事务方式称为( )

A. 并行传输

B. 串行传输

C. 突发

D. 同步

【答案】C

【解析】猝发数据传输方式:在一个总线周期内传输存储地址连续的多个数据字的总线传输方式

9. 在文件的索引节点中存放直接索引指针10个, 一级二级索引指针各1个, 磁盘块大小为1KB 。每个索引指针占4个字节。若某个文件的索引节点已在内存中, 到把该文件的偏移量(按字节编址) 为1234和307400处所在的磁盘块读入内存。需访问的磁盘块个数分别是( )。

A.1, 2

B.1, 3

C.2, 3

D.2, 4

【答案】B

【解析】文件的索引结点的直接索引指针有10个, 因此直接索引的偏移量范围是0〜2559, 一级索引的偏移量范围是2560〜65791, 二级索引访问的偏移量范围是65792〜45183907。偏移量1234可以通过直接索引得到在磁盘块的地址, 因此需要一次访问, 307400需要通过二级索引查找其在磁盘的位置, 需要分别访问存放二级索引的两个索引块以及对应的数据块。

10.在下面的程序段中,对x 的赋值语句的时间复杂度为( )

A.O(2n)

B.O(n)

C.O(n2)

D.O(log2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