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820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记载中国原始神话最多的先秦典籍是_______。
【答案】《山海经》
【解析】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
2.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楚辞的《_______》。
【答案】九歌·湘夫人
【解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九歌·湘夫人》。第一句写出了微微的秋风,吹拂着眼前的万物。第二句写出了洞庭湖水泛起了波浪,周围的树木纷纷坠下了落叶。
3. 建安时期在诗歌创作上影响最大的除“三曹”外,就是“建安七子”与女作家_______。
【答案】蔡琰
【解析】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董卓之乱中,被掳至南匈奴,嫁左贤王,生二子,后被曹操用金璧赎归,再嫁董祀。其诗今存三首,其中五言体的《悲愤诗》较可信。
4. 批评“儒以《诗》《礼》发冢”的思想家是_______。
【答案】庄子
【解析】《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家。大儒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 ’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 ’接其鬓,压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5. _______,忧伤以终老。
【答案】同心而离居
【解析】题干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写了一位漂流异乡的失意者怀念妻子的愁苦之情。“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直接写出了游子与新人“同心”却无法团聚的痛苦心情,彼此相爱却不能相伴一生,只能终生忧伤。
6. 被称为“南戏之祖”的元代作品是《_______》。
【答案】琵琶记
【解析】在南戏作品中,《琵琶记》以其耀眼的光辉,不仅照亮着当时的剧坛,而且笼罩着整部戏曲的历史。在元代,它是南北戏曲创作的殿军; 对明清两代而言,它是传奇的开山之祖。《琵琶记》代表了南戏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南戏之祖”。
7. 元杂剧《两世姻缘》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乔吉
【解析】元杂剧《两世姻缘》的作者是乔吉。《两世姻缘》全名《玉箫女两世姻缘》,简称《两世姻缘》或《玉箫女》,有《元曲选》本、《元明杂剧》本。
8. 庖丁解牛出自_______。
【答案】《庄子·养生主》
【解析】庄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9. “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是南戏作家_______提出的创作主张。
【答案】高明
【解析】元末高明提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创作思想,强调作品的社会教育作用,努力尝试把戏剧“小道”提升到教育工具的地位。
10.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一诗中有“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这两句中提到的这位诗人是南齐的_______,“澄江净如练”出自他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这句诗的上一句是_______。
【答案】谢眺; 余霞散成绮
【解析】谢眺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诗体的探索。在山水诗方面,他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形成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如他的名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明媚秀丽的景物与诗人思乡的情思自然融合,显得深婉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李白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中就赞叹道:“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希。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足见其感人之深。
11.桐城三祖是方苞、刘大櫆和_______。
【答案】姚鼐
【解析】桐城派是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桐城三祖”为桐城派早期一位重要作家,分别为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为桐城派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2.明月松间照,_______。
【答案】清泉石上流
【解析】题干诗句出自王维的《山居秋瞑》。全诗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3.陶渊明曾做过祭酒、参军,还做过_______令。
【答案】彭泽县
【解析】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宫归隐。有《陶渊明集》。
14.散曲集《江东白苎》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梁辰鱼
【解析】散曲集《江东白苎》中的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充满阳刚之气的弹铁悲歌; 另一类是柔婉妩媚的浅斟低唱。梁辰鱼以撰作此集与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而名重江南。
15.冯梦龙“三言”的第一篇是_______。
【答案】《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解析】《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冯梦龙“三言”的第一篇,是“三言”中作品的典型代表。主人公是蒋德,又称蒋兴哥。
二、简答题
16.简论明代俗文学的发展与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答案】明代的俗文学得到空前的繁荣,明代文人对文学特性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1)小说、戏曲等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及其繁荣
①小说、戏曲等俗文学地位的提高
首先,传统压抑通俗文化的政策遭到破坏。明初虽制定了压抑通俗文学的政策,但帝王出于享乐的需要,对戏剧、小说等都有浓厚兴趣,明代中期以后朝廷大臣、文人名士也都开始爱好俗文学,这在客观上破坏了传统的文化政策,为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及其繁荣创造了条件。其次,俗文学的价值得到肯定。在理论上比较明确地肯定俗文学的价值,是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开始的。他们都赞扬民间歌谣,李梦阳还第一次将《西厢记》与《离骚》并列。后来,李赞、袁宏道、汤显祖和冯梦龙等人进一步为俗文学大声疾呼,对于提高小说、戏曲的地位,打破传统的偏见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和当时市民阶层的壮大,新的读者群和作家群的形成,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等因素结合在‘起,自然地促进了小说、戏曲和各类通俗文学创作的繁荣。
②小说创作的繁荣
在各类通俗文学中,小说的勃兴最为引人注目。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体裁——章回小说的发展和定型,是明代对中国文学作出的最为宝贵的贡献。明代章回小说在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