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1岁。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25年,常规复查。患病初5年,曾进行了几个疗程的泼尼松及柳氮磺吡啶治疗,但近20年内未用药而一直处于临床缓解状态。每天排便2次。结肠镜检查,轻微活动性全结肠炎。升结肠见3枚有蒂小息肉,电凝切除。息肉病理结果为肠黏膜部分有或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随机活检标本升结肠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他部位未发现病变。以下对患者的建议,不正确的是()。 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连续3个月重复监测结肠镜并活检。 口服5-氨基水杨酸1.6g,3次/d,叶酸1mg/d。 现在重复结肠镜检查并对升结肠行氩气电凝治疗。 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吻合。
男性,14岁,检查发现贫血貌。血红蛋白95g/L,脾肋下5cm可及,无自觉症状。网织红细胞计数7.8%;周围血片见较多靶形红细胞;血清铁1250μg/dl,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下列哪项检查在此病例应异常() 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Ham试验。 Coombs试验。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血红蛋白电泳及抗碱血红蛋白测定。
随机区组方差分析中,总例数为N,处理组数为k,配伍组数b,则处理组组间变异的自由度为() (b-1)(k-1)。 b-1。 N-k。 k-1。 N-1。
患者女,36岁,因“外阴及阴道口瘙痒、灼热伴白带增多、性交痛2d”来诊。妇科检查:阴道黏膜充血,有散在出血点,后穹隆有多量稀薄泡沫状分泌物,宫颈轻度糜烂;子宫及附件(-)。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外阴炎。 霉菌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 宫颈炎。 慢性盆腔炎。 前庭大腺炎。
超声检查中,一男患者中下腹横切面如图,箭头所示器官为()。 前列腺。 淋巴结。 精囊腺。 睾丸。 肠管。
患者男,34岁。在第1次献血时被告知肝生化值异常。病毒性肝炎血清学结果阴性。碱性磷酸酶水平为正常值上线的3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值为正常值上限的2倍。肝、胆超声正常。接下来9个月肝生化指标持续异常。内镜逆行性胆胰超声显示肝周围及肝内管道多发弥散结构。再次询问了患者的排便习惯。多年来排便一直规律,2次/d,半成形便。偶尔便后有血,乙状结肠镜检查显示所及范围内仅有轻微改变,以血管纹理丧失及颗粒状改变为主。有小的痔疮灶。活检显示轻度活动性慢性结肠炎。不正确的建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