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合作学习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课堂 ;职业学校;幼教专业

  摘要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目的为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王坦,2002)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近年来, 幼儿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关注,双语幼儿园越来越多。然而笔者也发现幼教英语师资力量十分薄弱,这直接影响着学前英语教育的质量。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及教学能力,此外还应具备一些其它的职业技能,如人际交往、表演、创新等技能。而且,当今社会人们发现协作能力与个人成功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幼教与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成为了一个很有原创性的话题。

此外,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合作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国发[2001]21号)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要组织和指导小朋友们合作学习,教师首先要认识、体验、理解合作学习。因此,探索适合于幼教专业学生认知情感发展的合作学习模式成为很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未来的幼儿英语教师自身没有体验过合作学习,不了解合作学习,不会合作学习,将无法在幼教工作中有效指导和帮助小朋友们开展合作学习,也难于适应教育改革对幼儿教师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由此可见,在幼儿英语教师的培养中,使他们学会合作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择了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14级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个班作为实验对象,共有50名学生。实验工具包括:问卷、访谈、测试(前测及后测)和课堂观察。

笔者期望通过此研究实现下列目标:

1.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发展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

2.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合作学习的相关技能,发展他们的沟通交流、互助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本次研究主要涉及两个问题:

在中职幼教专业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对这些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和非智力能力发展(如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合作学习情境下,中职幼教专业的英语教师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有哪些?

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中职幼教专业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和非智力能力都得到了发展,符合预期假设。实验过程中也发现,合作学习中英语教师不可避免会在分组、调控、活动设计及评价等方面遇到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实验结果证实,合作学习有利于中职幼教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和非智力能力的发展,应当受到重视。显然,对合作学习理解的加深对中职幼教专业的学生和英语教师都是有益的,拥有合作学习的知识和经验不仅能够提高中职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帮助这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幼教职业中更好地胜任工作。

本研究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此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回顾了合作学习的概念、相关理论支持、主要的合作模式、基本要素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三部分阐述了研究方法。第四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第五部分为结论,主要小结了研究的发现,指出了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