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845汉语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部首
【答案】部首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类作用。大部分部首是汉字的部件如“指、持”的部首“扌”有的部首是单一部件中的一个笔画,如“九、乃”的部首“丿”; 有的部首可以分成几个部件,如部首“音”可分成“立、日”两个部件。作部首的汉字部件,大都具有表示意类的作用。
2. 语义指向
【答案】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它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语义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句法结构研究的是句子成分的组合关系。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组关系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我们在对状语的语义指向作静态分析时,状语的语义指向是确定的,而这种确定性是有深厚语义基础的。这决定于状语在深层结构中与其他成分的同现关系。
例如,“他唱响了家乡的民谣了”中的“响”的语义指向是“家乡的民谣”。
3. 古今字
【答案】古今字是文字学术语,是指表示同一个词由于时代的变迁而采用的不同的字。古今字是指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从而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它也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孽乳现象。
4. 谓词性词组
【答案】谓词性词组是指语法功能和谓词相同的词组。词组的功能是由它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称为谓词性词组,通常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谓词性词组可以细
,偏正词组“不来”,连谓词组“来帮助分为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性词组。比如动宾词组“请他”
他”。
5. 双宾语
【答案】双宾语是指一个动词后面连带的两个宾语的句式。两个宾语意义上前一个一般指人,可称指人宾语,或称近宾语,后一个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可称指物宾语或远宾语。带双宾语的动词大都是表示“给予”或“收取”意义的动词,如送、给等。例如,“伯父昨天给了我两本书”、“大家叫她祥林嫂”。同时,双宾语句可以转化为双宾句同义句,多数是将指物宾语提前。
6. 异读词
【答案】异读词是指读音有差异但词义完全一样的词。例如“教室”有和两种
,读法,但意义都一样。这种词语就称为异读词。国家语委于1985年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作为异读词读音规范的标准。异读词读音规范有三种情况,一是合并多种读音,二是从俗改音,三是明确读书音和口语音。
7. 平仄相间
【答案】平仄相对,是指一联之内的两句上下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上下对应相反。在近体诗里,平仄在本句中是重叠交替的,在对偶句中是相互对立的。这两大类声调在诗词中有规律地交替使用,也就造成了诗词音调抑扬起伏、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在现代诗歌和散文中,适当注意平仄变化,充分利用汉语语音的特点,使作品获得音乐美感,还是很有必要的。
8. 轻声
【答案】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例如“妈妈”、“桃子”、“里头”、“坐下”中的“妈、子、头、下”都读轻声。轻声音节的变化与语音的四种物理属性都有关系,主要表现在音长变短。有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词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
9. 必须借助语言才能进行的人类思维活动是( )。
A. 感性思维活动
B. 抽象思维活动
C. 发散思维活动
D. 形象思维活动
【答案】B
【解析】例如,一个苹果,人眼的视觉会感受它的色泽,手的触觉会感受到它表皮的温度和光滑度,口的味觉会感受它的味道,这些都是感性认识。当人综合这些感性认识,并且借助以往关于各种水果的经验知识,得出“这是苹果”的判断时,就经历了抽象思维的过程,达到了理性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人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动因和载体,是思维成果的贮存所。
10.属于特指问的句子是( )。
A. 你不会不来吧?
B. 你来还是他来?
C. 究竟谁来?
D. 你来不来?
【答案】C
【解析】特指问句用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等)和由它组成的短语(如“为什么、
什么事、做什么”等)来表明疑问点,说话者希望对方就疑问点作出答复,句子往往用升调。A 项属于是非问; B 项属于选择问; C 项属于正反问。
11.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这任务属于( )。
A. 理论语言学
B. 功能语言学
C. 结构语言学
D. 普通语言学
【答案】D
【解析】A 项,理论语言学是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 B 项,功能语言学把语言看做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该派重社会心理,强调语言的功能以及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C 项,认知语言学则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D 项,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着重从理论上探讨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也称“一般语言学”。
12.下列语素是不成词语素的有:( )。
A. 亮
B. 为
C. 吗
D. 普
【答案】D
【解析】汉语语素根据能否单独成词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亮、为、吗均可单独成词,而“普”只能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13.下列各词中,从粤方言吸收进普通话的词是_____
A. 埋单
B. 皮实
C. 尴尬
D. 金曲
【答案】A
【解析】“埋单”一词源于广东话,广东的饮食业,有先食用后结账的传统,埋单即为结账的意思。
14.da , di , du 中d 的实际发音:( )
A. 完全一样
B. 不完全一样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