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如果通货膨胀过快,则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A. 增加税收
B. 减少税收
C. 增加政府支付
D. 增加转移支付
【答案】A
【解析】如果通货膨胀过快,意味着经济增长过热,这时应采取适当措施抑制经济过热,也就是要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意味着个人和企业收入的减少,从而消费和投资支出减少,国民收入水平下降,经济减速。
2. 菲利普斯曲线是说明( )的。
A. 税率与税收额之间关系
B. 产出与利率之间关系
C. 经济增长长期趋势
D.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关系
【答案】D
【解析】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3. 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导致( )。
A.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B. 实际货币供给不变
C. 实际产出同比例增加
D. 利率水平下降
【答案】B
【解析】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由于总供给曲线垂直,货币供给增加只会导致价 格水平的同幅度上升,但对实际产出没有影响。
4.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中的哪些项目变化会导致基础货币的增加? ( )
A 国外净资产增加
B. 对政府债权净额增加
C. 对商业银行债权增加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答案】D
【解析】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各个科目的变化都会影响基础货币的供给。商业银行债权、其他项目净值等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增加,反之则减小。国外净资产、对政府债权净额、对
5. 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2-2N (N 是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 )。
A.40单位
B.399单位
C.400单位
D.500单位
【答案】C
【解析】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条件是边际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有2x (802一2N )一4,可得劳动力需求量等于4000
二、计算题
6. 假定一国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下表所示。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
【答案】(1)国内生产净值一国内生产总值一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
,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4300(亿美元)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300=500(亿美元)。
(2)由GDP=C+I+G+NX可得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4800-3000-800-960=40(亿美元)。
(3)用BS 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 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内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 D =NDP-T=4300-990=3310(亿美元)。
(5)个人储蓄S=YD -C=3310-3000=310(亿美元)。
7. 某经济社会在某时期发生了以下活动:
(1)某农场主支付15万美元工资给农业工人,种植了100吨小麦卖给一面粉厂,售价20万美元。
(2)面粉厂支付10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制造了一批面粉卖给面包店,售价50万美元。 (3)面包店支付20万美元工资给面包师,烘烤出一批面包卖给消费者,总售价是100万美元。(1)用最终产品法计算GDPa (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 用增值法计算GDP 。
(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利润分别为多少? 用收入法计算GDP 。
【答案】(1)由于面包是最终产品,其价值为100万美元,因此该社会GDP 为100万美元。
(2)小麦种植阶段新增价值20万美元;
面粉制造阶段新增价值30万美元,即50-20=30(万美元);
面包制造阶段新增价值50万美元,即100-50=50(万美元);
三个阶段共增值20+30+50=100(万美元)。
(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15+10+20=45(万美元)。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20-15)+(30-l0)+(50-20)=55(万美元)。
用收入法计算的GDP 为:45+55=100(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算的GDP 是相同的。
8. 证明:比例税条件下的平衡预算乘数仍然等于1。
【答案】假设比例税下税率为t 。
可得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
税收乘数为:
因此平衡预算乘数为:
故在比例税条件下的平衡预算乘数仍然等于1。
; 。 ;
三、论述题
9. 评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案】(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投机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r 是利率,L 2是利率r 的函数。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含义
①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即交易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动机。把货币总需求划分为出于各种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对传统理论进行突破的主要表现。
式中,L 为货币总需求,乌是指由交易动机和预防性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y 是收入水平,L 1是收入水平y 的函数; L 2是指基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