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成渝经济区在西南彰显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关天经济区在西北也正强势崛起,但这些成就中哪些是由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却是一个很难衡量的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之所以没能取得当初预想的成就,除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外,还在于没有真正找到促进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早在1991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继上海、北京掀起建设金融中心热潮之后,各地政府纷纷把目光瞄向了“金融中心”,政策的倾斜以及自身发展意识的觉醒使得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势在必行,成都、重庆、西安等相继提出要建设西部金融中心。
本文立足于我国欠发达的西部这一特定区域,在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回顾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背景下,基于经济与金融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和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相关理论,通过区域金融中心形成潜力模型和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西部地区三大核心城市的金融中心形成潜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同时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构建金融中心的一般模式和目标模式,并对构建西部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初步探索。
针对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模式选择,本文通过构建金融中心形成潜力评价体系,对重庆、成都、西安的形成潜力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提出西部区域金融中心构建的共同模式:双动力模式。并结合西南和西北的实际提出了各自的目标模式:西南以成渝为中心以成渝经济区为依托,选择竞合型差异化模式,西北以西安为中心,以关天经济区为依托,选择扶植型专业化模式。
针对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路径选择,本文在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借鉴管理学的路径-目标理论和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指出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完全建成并充分发挥作用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试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政府主导的地方性金融中心,市场主导的地方性金融中心,以金三角为核心的西部区域金融中心。
鉴于西部区域合作的特殊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制约因素,指出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扩大经济拉力、增强政府推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对策建议。最后对本文所做的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以期为成都、重庆、西安在构建区域金融中心过程中扬长避短,明确定位提供可参考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