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量子逻辑中有效代数与伪有效代数的研究

关键词:有效代数,伪有效代数,伪差分偏序集,广义理想,极限

  摘要

  量子力学是一套构造物理学理论的规则,而量子逻辑是量子力学存在的 数学基础。自从1936年,G.Birkhoff和J.von.Neumann提出量子逻辑的概念以 来,完备的复可分的无限维希尔伯特空间中的闭子空间格,作为一种正交模格, 一直是量子逻辑研究的一个主要数学模型。随着量子逻辑研究的发展,又出现了 许多新的模型。例如,有效代数作为一种量子有效模型,可以体现量子测量中的 Sharp与Unsharp问题;伪MV代数以及伪有效代数可以满足物理系统中非交换 性的需要。总的来说,基于相应量子物理系统的需要,对于量子逻辑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从运算的角度,基本出发点是态(state),研究state的凸 结构;一个是从代数的角度,基本出发点是物理系统中的可观测量(observable), 研究所有observable组成集合的代数结构。   本文主要是从代数的角度去研究量子逻辑,主要考虑以下两种量子结构:有 效代数与伪有效代数。这两类量子结构是当前量子逻辑研究的主要对象,本文得 到的结果有助于探讨这两种结构的内部构造,这也是许多学者正在致力研究的课 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根据偏序集上Fuzzy集的特点,给出 了有效代数、δ一完备有效代数等量子结构的构造;(2)提出了几种新的unsharp 有效代数,例如anti—BZ-有效代数和S-anti-BZ-有效代数,并证明了S-anti-BZ- 有效代数的sharp元集合具有标准量子结构性质;(3)给出了广义理想,广义滤 子的概念,并分别在有效结构、伪有效结构方面得到许多好的性质;(4)沿着差 分方向,介绍了伪差分偏序集和伪布尔差分偏序集,并分别证明了伪差分偏序集 范畴等价于伪有效代数范畴、伪布尔差分偏序集代数等价于伪MV代数;(5)引 入了伪有效代数的定向极限的概念,证明了伪有效代数范畴存在定向极限;引进 了有效代数的逆极限的概念,证明了这样定义的逆极限是范畴意义下的逆极限。   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含第一章,主要介绍近年来关于量子有效结构与量子伪有效结构 的研究进展以及本文必需的基本概念与结果。   第二部分包含第二、三、四章,主要研究有效代数的结构性质。各章的研究 内容叙述如下: 第二章从偏序集上的模糊子集出发,得到了某些量子结构的构造,主要给出 有效代数、δ-完备有效代数、完备有效代数、正交代数、正交模偏序集、δ-正 交模偏序集、完备正交模偏序集的构造。最后引入Fuzzy有效空间的概念,得到 了带有强序态系统的格序有效代数的一个表现定理。   第三章主要给出sharply逼近有效代数、anti-BZ-有效代数、中心逼近有效 代数和S-anti-BZ-有效代数的概念,确立了sharply逼近有效代数和anti-BZ-有 效代数之间的关系、中心逼近有效代数和anti-BZ-有效代数之间的关系。而且证 明了在S-anti-BZ-有效代数中,anti-BZ-sharp元的全体构成一个正交模格。   第四章首先给出了Orthoalgebras的广义理想和广义滤子的定义,这些定义 充分体现了广义理想和广义滤子的结构对称性;其次,证明了广义理想和局部理 想之间的等价性,通过广义理想得到了关于Orthomodular posets的一个刻画定 理,即一个Orthoalgebra是一个Orthom0dular poset当且仅当它的主理想是广义 理想;最后,确立了Orthoalgebras的广义理想和它的支撑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它 的支撑集与它的广义理想集之间的同构。   第三部分包含第五、六、七三章,主要研究伪有效代数的结构性质。各章的 研究内容叙述如下:   第五章首先引进了伪差分偏序集,特别是伪布尔差分偏序集的概念,并详细 讨论了他们的性质。然后,证明了伪差分偏序集范畴等价于伪有效代数范畴以及 一个伪布尔差分偏序集代数等价于一个伪MV-代数。最后,对于伪差分格,给出 了它的D-理想的概念,并且证明它等价于伪格序有效代数的Riesz理想,因而它 在广义Sasaki投射下是不变的。 第六章是首先借助伪有效代数中的广义右三角和广义左三角,给出了伪有 效代数中广义理想和广义滤子的定义。然后证明了广义理想和理想、广义滤子和 虑子的等价性,探讨了广义理想与局部理想之间、广义滤子与局部滤子之间的关 系。其次建立了伪有效代数中广义理想集与支撑集之间的同构。最后,引入了伪 有效代数的D-同余、Riesz同余的概念,得到许多好的性质。   第七章首先引入了伪有效代数的定向极限的概念,对于对象为伪有效代数、 态射为伪有效态射的范畴,证明了其定向极限存在;对于对象为伪有效代数、态 射为伪有效单态射的范畴,证明了其定向极限存在。然后,对于对象为格序伪有 效代数的范畴,通过选择合适的态射得到了一些与正交模格类似的性质。最后类 以于集合与拓扑中的方法,介绍了有效代数的逆极限的定义,证明了它是范畴意 义下的逆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