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859西方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供给价格弹性
【答案】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供给的价格弹性也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供给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
,以e s 的弹性。供给的价格点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点的弹性。假定供给函数为Q=f(P )
表示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则供给的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
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的公式为:
表示单一弹性或单位弹性
; 表示完全弹性
; 。 表示完全无弹性。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大小。 e s >1表示富有弹性; e s <1表示缺乏弹性; e s =1供给的价格弹性根据e s 值的大小也分为五个类型。
的因素主要有:时间长短、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及产品的生产周期的长短等。
2. 信息不对称
【答案】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对于交易对象的信息掌握和了解程度不同。这里的信息既包括交易前的信息,也包括交易后的信息。信息不对称表现为市场上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 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一些。信息不对称不仅是由于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足,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太大,不允许其掌握完全的信息。因此,信息不对称其实就是信息分布或信息获得的不公平性,其主要来源包括:一是信息的不公平性; 二是市场内幕交易。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时不能很好地起作用,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市场主体并不能总是做出理性的选择,易出现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易导致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委托一代理关系问题。
二、简答题
3. 当收入和价格发生变化时,无差异曲线是否会发生改变和移动? 请说明理由。
【答案】当收入和价格发生变化时,无差异曲线不会发生改变和移动。理由如下:
无差异曲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该特征的核心意义是任意无差异曲线对应于特定效用量。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是由消费者的偏好决定的,只要消费者的偏好不发生变化,其无差异曲线就不会变动。
当收入和价格发生变动的时候,消费者的预算线将发生改变和移动,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改变,
从而使最终选择发生变化,但这不会引起无差异曲线变动。
4. 请结合“免费乘车者问题”说明:
(1)为什么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会低于其最优数量。
(2)“免费乘车者问题”与“囚徒困境”有何联系与区别?
,指个人不愿出资负担公共产品生产的成本,而依靠别【答案】(1)“免费乘车”又称“搭便车”
人生产公共产品以便自己不花费任何代价地消费。由于“免费乘车者问题”的存在,依靠市场机制解决公共产品的生产往往导致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远远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数量。
公共物品是指既不具有排他险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机会成本为零。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费用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即“兔费乘车”。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们支付的数量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生产者提供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2)“囚徒困境”描述的是无法相互协调的个人之间出十自身理性的考虑所进行的选择往往不符合双方(或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这一两难处境。
①“免费乘车者问题”与“囚徒困境”的联系
“免费乘车者问题”是“囚徒困境”在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中的运用。“囚徒困境”运用到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中,表明尽管提供公共物品会给双方都带来更大的利益,但是理性的个人还是会选择不提供公共物品,从而造成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低于其最优数量。
②“免费乘车者问题”与“囚徒困境”的区别
一者的区别在于,公共物品的提供并非都是“囚犯困境”的问题,利他主义和动态博弈的存在意味着公共物品合作提供的可能性; 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同样可以在自发情况下解决一部分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三、计算题
5. 假设某商品的反需求曲线为P=11-0.15Q; 其反供给曲线为P=1+0.05Q; 试求:
(1)市场达到均衡时,消费者剩余是多少?
(2)如果政府对这种商品每单位征收1.00元销售税,政府的税收收入是多少?
(3)在这1.00元的税收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负担多少?
【答案】(1)联立求解反需求函数和反供给函数:
**可得:均衡价格P =3.5,均衡产量Q =50。
根据消费者剩余定义,可得消费者剩余:
即市场达到均衡时,消费者剩余是187.5。
。
(2)政府对这种商品每单位征收1.00元销售税后,此时有P d =Ps +1, 即消费者支付的价格等于厂商拿到的价格加上税收。此时有:
解得:P d =4.25,即均衡价格P*=4.25,均衡产量Q*=45。
政府的税收收入为:T=tQ=45。
即如果政府对这种商品每单位征收1.00元销售税,政府的税收收入是45。
(3)根据税收前后的均衡价格,在1.00元的税收中,消费者负担4.25-3.5=0.75; 生产者负担1-0.7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