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农业大学货币金融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J 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s)
【答案】J 曲线效应的含义是:当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会使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趋好转,最终使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与英文字母“J ”相似,所以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 曲线效应,如图所示。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之所以存在J 曲线效应是因为贬值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存在时滞。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况产生影响的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货币合同阶段、传导阶段、数量调整阶段。在货币合同阶段,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不会因贬值而发生改变,以外币表示的贸易差额就取决于进出口合同所使用的计价货币。如果进口合同以外币计值,出口合同以本币计值,那么本币贬值会恶化贸易收支。在传导阶段,由于存在种种原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开始发生变化,但数量仍没有大的变化,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恶化。在数量的调整阶段,价格和数量同时变化,且数量变化远大于价格变化,国际收支状况开始改善,最终形成顺差。因此,
假设出口需求弹性为
况得到改善。
进口需求弹性为
曲线效应产生原因在于在短期内进出口需求弹性本币贬值能使一国国际收支状本币贬值恶化贸易收支,而在中长期,
+
图 J 曲线效应
2. 利率市场化
【答案】利率市场化指国家不直接制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和市场融资利率,而是基于市场供求力量决定,并进行间接调控的变革过程。在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借贷双方将根据市场信息自主决定借贷利率,形成的市场利率能灵敏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国家只是根据货币政策目标和市场资金供求状况,通过调整中央银行控制的利率,并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来调节金融机构利率和市场利率,并且力求形成灵活有效的传导机制。
利率市场化有两个内容:一是中央银行通过间接调控方式影响市场利率。一方面,中央银行放
弃利率管制后,转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政策工具间接调控货币市场资金供求,调节市场利率,由此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 另一力面,中央银行应保留对存款利率上限、基础贷款利率或最优惠贷款利率的窗口指导权。二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的决定以同业拆借利率为基础,考虑到本行资金的要求和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成本结构、风险结构的匹配等因素自主决定; 贷款利率在中央银行规定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贷款质量、期限客户状况等因素在一定波动幅度内自主决定。
3. 货币需求函数
【答案】货币需求函数是表达货币需求量与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式,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
建立货币需求函数主要为满足以下三个用途:一是用于分析各种因素对货币需求的不同影响,包括影响的方向和影响的程度; 二是用于验证货币需求理论分析的结果; 三是作用十预测一定时期内全社会货币需求量及其变化的方向,作为制定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给的依据。
影响和决定货币需求的变量有多种,所以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多元函数。按照货币需求中自变量的性质及对货币需求的不同影响,这些变量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和其他变量,其中规模变量是指决定货币需求规模的变量。这类变量主要有财富和收入两种; 机会成本变量即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和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实物资产的收益率可用通货膨胀率来反映; 除上述各种变量外,影响货币需求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可测量和不可测量的两种因素,可测量的因素有货币自身收益率; 不可测量的因素有制度因素,宏观经济政策等。
M 为货币数量; V 比较典型的货币需求函数有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交易方程式(MV=PT,式中,
为货币流通速度; P 为一般物价水平; T 为商品与劳务的交易量)与剑桥方程式(M=KPY,式中,M 为货币数量; K 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 P 为一般物价水平; Y 为一定时期内按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
数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产出; PY 表示名义国民收入水平)
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Y 表示国民收入,i 示利率,L , 表示M , 与Y 的函数关系,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
,以及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函数关系)
量; P 表示价格水平; 表示为满足式中,M 表示名义货币表示物价的预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
期变动率; w 表示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率; Y 表示货币收入; u 为其他随机因素。
4. 金融风险
【答案】是指潜在的损失可能性。金融风险与金融脆弱性意义相近。金融脆弱是指风险积聚所形成的“状态。金融风险概念既用于微观领域,也用于宏观领域。金融脆弱性多用于对金融体系的讨论。
5. 弗里德曼难题
,货币量增加引起的名义收入增加,【答案】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是“名义收入的货币理论”
短期内会引起产出增加。但在名义收入的增加中,有多少是由于实际收入增加,多少是由于价格水平提高,弗里德曼认为,根据人们现有的知识水平,这是很难划分的,但这种划分却是十分重
,因而有人将这一问题称要的。“货币收入的变动如何在价格与数量之间划分,函待更多的研究”
为“弗里德曼难题”。
6. 费雪效应
【答案】费雪效应指通货膨胀预期导致利率上升的现象。费雪方程将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胀联系起来,用来分析实际利率的长期行为,并导出一个关于货币增长、通货膨胀与利率的重要关系:长期中当所有的调整都发生后,通货膨胀的增加完全反映到名义利率上,即要求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一对一的调整,这种长期效应被称之为“费雪效应”。如果费雪效应存在,则名义利率的上升并非指紧的货币政策而是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7. 外汇平准基金(Foreign Exchange Equilibrium Fund)
【答案】外汇平准基金是指货币当局拨出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和本国货币建立的基金。货币当局建立外汇平准基金的主要目的是调节临时性、偶然性的国际收支失衡。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造成外汇市场上外汇需求超过外汇供给时,货币当局就动用该基金在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消除对外汇的超额需求,稳定汇率水平。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造成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超过外汇需求时,货币当局就动用基金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消除对外汇的超额供给,以稳定汇率。用外汇平准基金来调节临时性、偶然性失衡的好处在于可使外部失衡的影响止于外汇储备阶段,而不影响国内经济与金融。另外,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还可以通过外汇平准基金的买卖来调节外汇供求,影响汇率,使之起到推动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和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8. 信用工具
【答案】指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反映了各种信用关系并为其服务。其特点为:(1)偿还性,即大多数信用工具必须到期偿付债务。(2)可转让性,即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转让,有较强流动性。(3)本金的安全性,即债权人到期可安全收回本金。(4)收益性,即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带来收益。主要信用工具有:商业票据,支票,银行票据,股票,债券等等。其中前三者是短期信用工具,而后两者是长期信用工具,能带来稳定的资金。
二、简答题
9. 票面利率、收益率、到期收益率的异同何在?
【答案】票面利率是指金融下具的利息与债券票面价值的比率。金融工具的票面利率主要受基准利率、发行者资信、偿还期限、利息计算方式和资本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等的影响。
收益率指当期收益率,即用债券的票面收益除以债券当时的市场价格所得的收益率。它与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