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聊城大学园林植物(园林树木学、花卉学)之园林树木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基调树
【答案】“基调树”指各类园林绿地均要使用的、数量最大能形成全城统一基调的树种,一
般以1〜4种为宜,应为本地区的适生树种。如武汉常见基调树种品种有:龙柏、石楠、桂花等。
2. 栽培群落
【答案】“栽培群落”指按人们的需要把同种或不同种植物栽培在一起,迎合人所需要的的
防护、观赏、生产的目的,其外貌结构及其形成发展过程受人们栽培管理所支配的一类植物群体。
3. 芽的异质性
【答案】“芽的异质性”指由于芽形成时,随枝叶生长时的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使处在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枝条基部的芽,多在展雏叶时形成。这一时期,因叶面积小、气温低,故芽瘦小,且常成为隐芽。其后,叶面积增大,气温也高,光合效率高,芽的发育状况得到改善;到枝条缓慢生长期后,叶片光合和累积养分多,能形成充实之饱满芽。
4. 生态习性
【答案】“生态习性”由于植物长期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固有适应属性。如水生植物它们长期生活在水中,就形成了有气孔、干轻中空、叶片中有气囊等固有的生态习性。
5. 耐淹植物
【答案】“耐淹植物”指在一段时间内被水淹后还能正常生长的植物类型。根据耐淹力的大小分为五个级别:耐淹力最强的树种(垂柳、旱柳、龙爪柳)、耐淹力较强的树种(水松、棕榈、栀子、麻栎)、耐淹力中等的树种(侧柏、千头柏、圆柏、龙柏、水杉)、耐淹力较弱的树种(罗汉松、黑松、刺柏、百日青、樟树)、耐淹力最弱的树种(马尾松、杉木、柳杉、柏木)。
6. 庭荫树
【答案】“庭荫树”又称“绿荫树”,主要以能形成绿荫供游人纳凉避免日光直射和对环境起到装饰作用的树种。其主干高度应与周围环境的要求相适应,一般无固定的规定而主要视树种的生长习性而定。由于常用于建筑形式的庭院中,故习称为庭荫树。
7. 离心生长
【答案】“离心生长”指树木自播种发芽或由营养繁殖成活后,以根颈为中心,根和茎均以离心的方式进行生长。即根具向地性、在土中逐年发生并形成各级骨干根和侧生根,向纵深发展;地上芽按背地性发枝,向上生长并形成各级骨干枝和侧生枝,向空中发展。这种由根颈向两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生长即为“离心生长”。
8. 骨干树
【答案】“骨干树”指在对城市影响最大的道路、广场、公园的中心点、边界等地应用的孤赏树、绿荫树及观花树木。骨干树种能形成全城的绿化特色,一般以
干树种有:广玉兰、悬铃木、银杏等。
种为宜。如武汉的骨
二、简答题
9. 简述中国园林树木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中国被西方人士称为“园林之母”,园林树木资源极为丰富。各国园林界、植物学界对中国评价极高,视为世界园林植物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的各种名贵园林树木,几百年来不断传至西方,对于他们的园林事业和园艺植物育种工作起了重大作用。许多著名的观赏植物及其品种,都是由中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培育出来的。中国园林树木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种类繁多
中国原产的木本植物近8000种,在世界树种总数中所占比例极大,远比世界其他地区丰富。以耐寒乔灌木及松杉类而言,原产中国华西、华东及日本的共1377种,占该园引自全球的4113种树木的33.5%。中国不仅一般的树木种类比较多,由于中国特殊的地形,保存了许多欧洲已经灭绝的树种,如银杏、银杉、水杉、水松、穗花杉、鹅掌楸等被欧洲人称为活化石的树种。
(2)分布集中
很多著名观赏树木的科、属是以中国为其世界分布中心,在相对较小的地区内,集中着原产众多的种类。
(3)丰富多彩
中国地域广阔、环境变化多样,所以经过长期的影响形成许多变异种类,仅以常绿杜鹃亚属而论,植株习性、形态特点、生态要求和地理分布等差别极大、变幅甚广。小型的平卧杜鹃高仅5〜10cm , 巨型的如大树杜鹃高达25m ,径围2.6m 。常绿杜鹃的花序、花形、花色、花香等差异很大,或单花或数朵或排成多花的伞形花序;花朵形状有钟形、漏斗形、筒形等;花色有粉红、朱红、紫红、丁香紫、玫瑰红、金黄、淡黄、雪白、斑点、条纹及变色等;在花香方面,则有不香、淡香、幽香、烈香等种种变化。
(4)特点突出
在中国有许多植物是世界他处所无而仅产于中国的特产科、属、种,确实是举世无双的。例如银杏科的银杏属,松科的金钱松属,杉科的台湾杉、水杉属、水松属,柏科的建柏属,红豆杉科的白豆杉属、忍冬科的猬实属,以及梅花、桂花、牡丹、黄牡丹、月季花、香水月季、栀子花、
南天竹、鹅掌楸等许多品种。此外,中国尚有在长期栽培中培育出独具特色的品种及类型,如黄香梅、龙游梅、红花植木、红花含笑、重瓣杏花等。
10.简述月季、蔷薇、玫瑰的主要区别。
【答案】月季、蔷薇、玫瑰的主要区别如下表:
11.简述园林树木管理中的施肥种类,时期与方法。
【答案】在园林树木管理方面,施肥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措施,针对不同的树种,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生产要求,施肥需要有相对的特点。下面简单介绍几点关于施肥需要注意的事项:
(1)施肥的种类
基肥:一般叫底肥,是在播种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主要是供给植物整个生长期中所需要的养分,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也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作基肥施用的肥料大多是迟效性的肥料,如厩月巴、堆肥、家畜粪等是最常用的基肥,化学肥料的磷肥和钾肥一般也作基肥施用。
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加施的肥料,为了供应作物某个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或者补充基肥的不足。其施用特点是比较灵活,要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元素缺乏症,对症追肥,氮钾是最常见的追肥品种。
(2)施肥时期
在生产上,施肥时期一般分基肥和追肥,基肥施用时期要早,追肥要巧。
基肥的施用时期
基肥分秋施和春施,秋施基肥正值根系秋季生长高峰,伤根容易愈合,并可发出新根,结合施基肥,再施入部分速效性化肥,以增加树体积累,提高细胞液浓度,从而增强树木的越冬性,并为次年生长和发育打好物质基础。春施基肥,因有机物没有充分分解,肥效发挥较慢,早春不能及时供给根系吸收,到生长后期肥效发挥作用,往往会造成新梢二次生长,对树木生长发育不利。特别是对某些观花观果类树木的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不利。
追肥的施用时期
追肥又称补肥,根据树木一年中各物候期需肥特点及时追肥,以调解树木生长和发育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