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现代经济学原理(应用经济学)之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现代经济学原理(应用经济学)之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2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现代经济学原理(应用经济学)之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7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现代经济学原理(应用经济学)之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11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现代经济学原理(应用经济学)之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16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现代经济学原理(应用经济学)之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20
一、名词解释
1. (1)消费扭曲损失
(2)效率损失
(3)生产扭曲损失
税的净福利损失等于 其中,关税的负面影响(效率损失)由三角形6和三角形d 构成。 【答案】(1)消费扭曲损失是指一国因征收关税造成消费下降而导致的损失。如图所示,关三角形6表示生产扭曲损失,这是由于关税会导致国内过多地生产该种产品造成的;三角形d 表
示本国的消费扭曲损失,来自于因为关税而造成的消费下降。与这两块损失相反的是由
形e 表示的贸易条件改善所得,它来自于关税造成的外国商品出口价格的下降。
(2)效率损失是指一国征收关税后,扭曲了消费和生产激励动因而造成的损失。效率损失包括生产扭曲损失和消费扭曲损失。生产扭曲损失是指一国因征收关税造成国内生产者过多地生产某种产品而导致的损失;消费扭曲损失是指一国因征收关税造成消费下降而导致的损失。如图所示,关税的净福利影响等于其中,三角形6表示本国的生产扭曲损失,三角形d 表示本国的消费扭曲损失,效率损失由三角形6和三角形d 构成。参见“图”。
(3)生产扭曲损失是指一国因征收关税造成国内生产者过多地生产某种产品而导致的损失。图示。
图
2. 欧洲银行
【答案】欧洲银行是指接受欧洲货币存款的银行。1957年,因为东西方冷战,前苏联政府因为害怕美国冻结其在美国的美元储备而将它们调往欧洲,存入伦敦,由此导致了欧洲美元的产生。
从事欧洲货币存贷业务的银行相应地被称为欧洲银行。
3.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MU )
【答案】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是由欧盟15个国家中11国组成的货币一体化联合体,是战后40多年的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最终产物。从1957年的《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起,欧洲的经济和货币一体化踏上了一段不平坦的路。欧共体在1962年确定要建立货币联盟,于1970年制定了一个10年规划《沃纳报告》,但这一规划随布雷顿森林平价制度的崩溃而告吹。在经历了一段曲折之后,欧洲货币体系(EMS )于1979年建立,一个以稳定欧盟各国货币为己任的欧洲汇率机制(EMR )也开始运行。在又经过10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欧盟各国于1991年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就欧洲货币联盟的进程的三个阶段达成协议,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1995年12月,欧盟在马德里会议上确定第三阶段从1999年1月1日开始。在1999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之
11个欧盟国家终于进入了创立欧洲货币联盟的第三个阶段,后,也是最后一个阶段。从这一天起,欧洲货币联盟的单一货币欧元正式亮相,并将于两年后替代各成员国的货币,欧洲中央银行也在欧元区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职能。
4. 宏观经济学
【答案】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
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5. 相对供给曲线
【答案】相对供给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市场相对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在国际贸易理论中,为了分析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必须超越局限于一种产品的局部供求分析和局部均衡,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相对供给曲线就是联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供给状况的有效方法。产品A 的价格与产品B 的价格的比值称为产品A 对产品B 的“相对价格”,市场对产品A 的供给数量与市场对产品B 的供给数量之比称为产品A 对产品B 的“相对供给”。联系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的曲线就是“相对供给曲线”。一般而言,相对供给是相对价格的增函数。相对供给曲线和相对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产品的均衡相对
价格。
6. 长期均衡
【答案】经济的长期均衡,是指在向充分就业状态调整的过程中,如果不出现新的经济震荡,经济最终可以达到的状态。长期均衡可以理解为当所有的工资、价格都有足够时间调整到市场出清水平时所能保持的一种均衡。另外一种等价的思考是把其视为当价格具有完全弹性且随时调整以保证充分就业时会出现的均衡。
根据货币市场的短期均衡条件:可得货币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长期均衡条件表明了价格水平是如何由利率、实际产出和国内货币供给所决定的。当货币市场处于均衡,所有生产要素均被充分利用时,如果货币供给、货币总需求函数、长期的利率和产出保持不变,那么价格水平也会保持不变。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国货币供给的增加,将使该国价格水平同比例提高。
7. 贫民劳动论
【答案】贫民劳动论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国家的利益。因此,贫民劳动论认为,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国内产业没有必要与低效率低工资的外国产业展开贸易。但是,克鲁格曼却认为,贫民劳动论是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的误解,因为本国决定进行贸易还是自己生产,关键是用本国自己的劳动力来衡量,与外国的低工资率并没有多大关系。
8.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答案】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指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劳动小时数。在经济分析中,一般用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来表示劳动生产率。
二、综合分析题
9. 如果阿根廷放弃比索并把经济完全美元化,为什么就必须向美国上交铸币税?你如何衡量阿根廷牺牲的铸币税的大小?(考虑阿根廷将其经济美元化所采取的实际步骤,你可以假定阿根廷中央银行的资产100%由美国付息国债构成。)
【答案】如果阿根廷把经济完全美元化,它将利用货物、服务和资产来从美国换取美元。阿根廷政府已经成立了一个货币委员会来持有美元债券作为其资产,因此,美元化将不会产生激进的效果。阿根廷可以出售其所持有的美国债券换取美元,作为货币供给。在美元化下,当货币需求增加时,货币委员会不能仅仅印制比索来换取商品和服务,它应该卖出比索买入美元。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