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804毛思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马克思基本概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辨析题
1.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经济决定论。
【答案】该说法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
(2)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所以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经济决定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所以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经济决定论。
(3)把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决定论u 上等号实际上否认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把历史简单的看成一个仅仅由经济因素起作用的简单的过程,否认了其他因素的作用,否认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割裂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2.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案】该说法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这句话说的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它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资本家通过“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转化为现代私有财产”,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
(2)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新兴资产阶级在国外进行疯狂掠夺的同时,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这些大大促进了资本卞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3. 实践是人的存在力式。
【答案】该说法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
(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首先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而被确立起来,是人的存在的现实表征和确证。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和确证。
①实践的动机包含着人对自然限制的突破和超越。实践观念作为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的观念层面上的有机统一,它不仅体现着来自对象世界的他律性规定,即“不能做什么”的客观限制,而且同时体现着来自主体自身的自律性规定,即“应当做什么”的价值取向。_者的内在契合才决定了人们的当下选择,即“必须做什么”。但是,只有主体尺度的规定才真正显示出属人的特质实践结果中所包含的那些无法被归结和还原为客观必然性和自在世界的“剩余”规定,最终只能来自主体的价值尺度。
②实践的过程及其产物使人的本质力量以直观的方式得以显现。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要判定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就必须对主观和客观进行比较,这也就是说,作为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的特点。在人的主观认识范围内不可能找到真理的标准,我们不能用主观检验主观,用认识检验认识。客观事物本身也不可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客观事物也不能把主观认识和其自身加以对照。实践是精神见之于物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除具有普遍性的优点外,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它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构成人类的存在形式。
4. 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革命。
【答案】该说法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旧的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1)推动当代社会主义发展得动力是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
(2)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当代中国,改革就是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历史和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
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当代社会卞义发展的动力是改革。
5. 在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
【答案】该说法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也充分看到了历史人物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是英雄史观的观点,是错误的。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创造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而英雄人物则起到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1)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①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
②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作用,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二、简答题
6. 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答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双重作用,表现为:
(1)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运用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新兴工业企业,从而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②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
③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④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