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管学院809管理学之《管理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判断题
1. 效率与组织资源的利用有关,而效果则与日标达成度有关。( )
【答案】正确
【解析】“效果”是指做一件事的结果(通常指好的一面),与目标达成度有关; 而“效率”则通常是代表从事一项工作的状态或进度,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与组织资源的利用有关。
二、单项选择题
2. 对于供应商的控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供应商供货及时与否、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都对本企业最终产品产生重大影响
B. 大型跨国公司多采用的做法是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供应商
C. 持有供货商一部分或全部股份是一种控制供应商的做法
D. 纵向一体化不是控制供应商的方法
【答案】D
【解析】企业可以通过纵向一体化来控制供应商,但是要注意,采用这种做法不应以大幅度降低原材料质量或提高原材料成本为代价。
3. 可以使管理者随时发现下属在活动中与计划要求相偏离的现象,从而可以将经营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的是( )。
A. 前馈控制
B. 过程控制
C. 成果控制
D. 反馈控制
【答案】B
【解析】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主管人员愈早知道业务活动与计划的不一致,就可以愈快地采取纠偏措施,可以在发生重大问题之前及时纠正。
4. 企业制度主要包括( )
A. 产权制度
B. 经营制度
C. 管理制度
D. 薪酬制度
【答案】ABC
【解析】制度是组织运行方式的原则规定。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
度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5. ( )被称为是“人事管理之父。”
A. 亚当·斯密
B. 泰罗
C. 罗伯特·欧文
D. 亨利·法约尔
【答案】C
【解析】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6. 将沟通分为个体间沟通和群体间沟通是按照( )沟通的
A. 功能来分类的
B. 行为主体
C. 组织系统
D. 借助的中介和手段
【答案】B
【解析】按照功能划分,沟通可分为工具式沟通和感情沟通; 按照组织系统,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按照所借助的中介或手段划分,沟通可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体态语言沟通、语调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等。
7. 组织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大,越应该采用具有内在灵活性的( )。
A. 长期计划
B. 具体计划
C. 指令性计划
D. 指导性计划
【答案】D
【解析】指导性计划可以是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也可以是同级部门编制的,它对于计划执行者不具有严格的约束力,是一种参考性的计划。在环境较为不确定时,内部组织比较松散,决策权力分散并下移,权力层级不明确,组织结构设计可以采用柔性灵活的有机结构形式。
8. 比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麦戈雷格的X 理论、Y 理论,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求中,与Y 理论对应的需求包括( )。
A. 生理和自尊的需要
B. 生理和安全的需要
C. 安全和社交的需要
D. 社交和自尊的需要
【答案】D
【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社交需要; ④自尊需要; ⑤自我实现需要。麦戈雷格的Y 理论提供了一种积极的人性观点,它认为工人可以自我指导,他们接受甚至主动寻求工作责任,他们把工作视为一项自然而然的活动。其中,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是与Y 理论相对应的。
9. 在西方管理理论中,提出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观点的是( )。
A. 行为科学理论
B. 人际关系学说
C. 管理科学理论
D. 社会系统学派
【答案】B
【解析】1933年梅奥在代表作《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中,全面总结了亲身参与并指导的霍桑试验及其他几个试验的初步成果,系统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一一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的主要观点包括: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③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10.规模的扩大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包括( )。
A. 分权化
B. 集权化
C. 规范化
D. 复杂性提高
【答案】B
【解析】组织规模增大,管理的层级和部门数量就会增多,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性就会降低。因此,组织需要及时分权,以减缓决策层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集中精力于最重要的事务。
11.一个组织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指挥的人员的数量叫做( )。
A. 指挥权力
B 管理能力
C. 管理层次
D. 管理幅度
【答案】D
【解析】管理幅度又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12.一个尊重需求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那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 ( )
A. 提薪
B. 升职
C. 解聘威胁
D. 工作扩大化
【答案】B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