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814管理学综合(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局部均衡

【答案】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研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局部均衡是经济体系中单独一个消费者、一个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一家厂商或‘个行业的均衡状态。局部均衡分析即只考虑这个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如何达到均衡状态。如在研究某产品市场的均衡时,就可假设其他各产品的供给、需求及价格不变,而只考虑该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量如何由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以达到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都是以“其他情况不变”的假设为基础的,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它对很多问题研究的有效性。在一定的合理假设下,不但可以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而且可使问题简单化、明了化。特别是当把所研究的变量限于两个经济因素时,可以借助数、表、图进行综合分析,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研究一些综合性问题时,局部均衡分析是不够的,必须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2. 价格歧视

【答案】价格歧视是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因此,垄断者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两点基本条件:

(I )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2)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价格歧视可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其中,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作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把需求曲线分成不同的几段,然后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来确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二、简答题

3. 为什么说MR=MC是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决策条件?

【答案】MR=MC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条件,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如下:

令厂商的利润等式为:

对厂商的利润等式求导数,得:

当厂商利润最大化时,有:

即:MR=MC。

所以,厂商根据MR=MC,的原则确定最优的产量,以实现最大的利润。设想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表明该企业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因而需要继续增加产量; 如果产量增加到使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则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因产量过多而减少,因此需要减少产量。可见,MR=MC是企业实现利润最人化的决策条件。

4. 近年来,我国的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周期性波动的态势:价格在丰收年份往往很低,但次年会有较多幅度的上升……如此反复。试对此进行解释,并分析就此采取的政策。

【答案】(1)对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周期性波动态势的解释

在农产品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出现周期性波动的态势是由农产品供给的变动引起的。由于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小于1,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又不易储存,导致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性。下面结合发散型蛛网模型进行分析。

图中,由于农产品缺乏需求价格弹性,所以需求曲线比较陡峭。假定在第一期由于某种外在因素的干扰,实际产量由均衡水平Q e 减少为Q 1。根据需求曲线,消费者为了购买全部的产量Q 1,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月,于是,实际价格上升为君。根据第一期的较高的价格水平月,按照供给曲线,生产者将第二期的产量增加为Q 2在第二期,生产者为了出售全部的产量Q 2,接受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P 2,于是,实际价格下降为P 2。根据第二期的较低的价格水平P ,生产者将第三期的产量减少为Q a 。在第三期,消费者为了购买全部的产量Q i ,愿意支付的价格上升为只,于是,实际的价格又上升为P 。根据第三期的较高的价格水平P 3,生产者又将第四期的产量提高到Q 4。可以发现,如此循环下去,如图所示,实际产量和实际价格上下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偏离均衡点E 所代表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越来越远。

发散型蛛网

(2)可以采取的政策

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会损害农民的利益,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保护和支持农业的发展,可以采取的政策有:①政府或相关机构向农民提供相应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科学生产; ②建立农产品的库存机制,适当根据农产品的需求稳定农产品市场的供给,从而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③严厉打击或抑制农产品的投机行为,稳定农产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稳定市场价格。

三、计算题

5. 分别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

【答案】(1)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如图所示,横轴OX 1 和纵轴OX 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正常商品。X 1是价格变化前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量。商品1的价格下降后,商品需求量增加到品1需求量的增加量为,这便是商品1的价格下降所引起的总效应。

就是在商品价格变化后,剔除了收入效应的消费

就是商品1价格下降后的收入效应。 。商如果作一补偿线FG ,使该线与价格变化后的预算线AB ′平行,并与价格变化前的无差异曲线U 1相切,则切点处。对应的对商品1的需求量

量。因此,就是商品价格下降后的替代效应,

可以看出,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力一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力一倾斜的。

(2)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如图所示,横轴OX 1,商品1是低档物品。商品1的价格P 1下降前后,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分别为a 、b 点,因此,价格下降所引起的商品1的需求量的增加量为

量为

值。 ,这是总效应。P 1下降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使消费者由均衡点a 运动到均衡点c ,相应的需求增加,这就是替代效应,它是一个正值。而P 1下降引起的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减少到就是收入效应,它是一个负使消费者由均衡点c 运动到均衡点b ,需求量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