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体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810经济学原理之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物品

【答案】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是供集体共同消费的物品。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给公共物品下了这样的定义:“公共物品是这样一些物品,它们的利益不可分割地被扩散给全体社会成员,无论个人是否想要购买这种公共物品。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公共物品具有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两个特性:

(1)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山此而获得的满足。

(2)非竞用性。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

由于公共物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用性,所以能够从公共物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物品付出费用,这称为“免费搭便车问题”。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自己坐享其成。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

2. 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

【答案】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可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规模经济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以及技术因素。企业规模扩大后使得劳动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这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技术因素是指规模扩大后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

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不是同一个概念。规模报酬是所有要素投入扩大相同倍数所引起的产出变化情况,涉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规模经济涉及规模与成本的关系。两者的联系是,规模报酬递增是规模经济的原因之一。

3. 引致需求

【答案】引致需求指由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引起的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这种需求来自厂商。相对而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称为直接需求。

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而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为了自己的消费,从中获得满足,一次购买过程到此为止。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企业,而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是为了生产,从中获得利润。企业购买生产要素并不是一次经济行为的终结。

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利润并不取决于其自身,而是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要看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其产品支付足够的价格。如果不存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则厂商就无法从生产和销售中获得收益,从而也不会去购买生产资料和生产产品。或者说,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引致和派生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4. 规范经济学

【答案】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规范经济学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基础之上的理论经济学,它研究经济事物应该如何运行,而不考虑经济事物的实际运行状况,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为个人或政府实现某种目标提供行之有效的行动方针和政策处方。简而言之,规范经济学的目的是对经济体系的运行做出价值判断,回答是“好”还是“不好”的问题,并提出“应该怎样”的问题。凡陈述应该怎样的命题,成为规范命题,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5. 囚徒困境

【答案】囚徒困境指两个被捕获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具体情况如下:两囚徒被指控是同案犯。他们被分关在不同的牢房里且无法互通信息,各囚徒都被要求坦白罪行。如果两囚徒都坦白,则各将被判入狱5年; 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则各将被判入狱2年; 如果一方坦白另一方不坦白,则坦白方入狱1年,另一方入狱10年。下面的支付矩阵列明了两囚徒选择的结果。

如果囚徒A 不坦白,他就冒着被囚徒B 利用的危险,因为不管囚徒A 怎么选择,坦白总是囚徒B 的最优方案。同样,坦白也总是囚徒A 的最优方案。总之,从上面可以看出,对囚徒个人而言,选择坦白总比不坦白收益高,但从两人的支付总和来看,双方都不坦白的收益是最高的。因此,囚徒困境揭示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况,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它意味着个人理性并不是实现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6. 边际产品价值

【答案】边际产品价值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在生产中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等于边际产品(MP )与价格(P )的乘积,即:

VMP=MP·P

因为存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多,其边际产品递减,从而边际产品价值也逐渐下降,所以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为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产品价值(VMP )曲线与边际收益产品(MRP )曲线互相重合,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同时就是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从而也就是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该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MR 、AP 、P 三者不全相等,厂商必须降低商品价格才能出售更多的产品,因此边际收益产品必然小于边际产品价值。VMP 、MRP 两条曲线小再重合,此时仅有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代表了对该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二、简答题

7. 试述完全竞争厂商及市场在存在和不存在行业调整情况下的要素需求曲线。

【答案】(1)在完全竟争条件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将增加。

(2)如果不考虑厂商所在行业中其他厂商的调整,则该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恰好与其边际产品价值VMP 曲线重合。

(3)如果考虑厂商所在行效中其他厂商的调整,则该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将不再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这是因为,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化,如果整个行业所有厂商都调整自己的要素使用量,从而都改变自己的产量的话,产品的市场价格就会发生变化。产品价格的变化会再反过来使每一个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发生变化。于是,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将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在这种情况下,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称之为“行业调整曲线”。行业调整曲线仍然向右下方倾斜,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一些。

(4)在完全竟争条件下,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等于所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行业调整曲线)的水平相加。

8. 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与逆向归纳策略有什么不同?

【答案】与同时博弈一样,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也是指这样一些策略组合,在这些策略组合中,没有哪一个参与人会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同样,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可能不止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逆向归纳法对纳什均衡进行“精炼”,即从多个纳什均衡中,排除掉那些不合理的纳什均衡,或者,从众多的纳什均衡中,进一步确定“更好”的纳什均衡。经由逆向归纳法的精炼而得到的纳什均衡就是所谓的逆向归纳决策。

通过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可以发现,得出的逆向归纳策略总是纳什均衡。但是,纳什均衡并不一定也是逆向归纳策略。这是纳什均衡与逆向归纳策略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两者的区别所在。简言之,在存在多重纳什均衡时,逆向归纳法就是对纳什均衡的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