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研究(同等学力加试)之计算机网络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试述资源预留协议RSVP 的工作原理。
【答案】资源预留协议RSVP 的工作原理:
RSVP 从含有“业务类别(TSpec )”信息的发送端发送一个路径信息给目的地址。
每一个支持RSVP 的路由器沿着下行路由建立一个“路径状态表”,其中包括路径信息里先前的源地址。为了获得资源预留,接收端发送一个上行的RESV (预留请求)消息。RESV 消息里有“请求类别(Rspec )”,表明所要求的综合服务类型,还有一个“过滤器类别”,表征正在为分组预留资源。路由器是靠“流的描述符”来识别每一个预留资源的。“流的描述符”即把RSpec 和过滤器类别合起来。
当每个支持RSVP 的路由器沿着上行路径接收RESV 的消息时,它采用输入控制过程证实请求,并且配置所需的资源。若请求得不到满足,路由器向接收端返回一个错误消息。若消息被接受,路由器就发送上行RESV 到下一个路由器。当最后一个路由器接收RESV ,同时接受请求的时候,它再发送一个证实消息给接收端。当发送端或接收端结束了一个RSVP 会话时,则断开连接。
2.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是怎样的?它与目前的电话网的号码结构有何异同之处?
【答案】因特网的域名结构由标号序列组成,各标号之间用点隔开:
…….三级域名. 二级域名. 顶级域名
各标号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域名。
电话号码分为国家号和结构分号(中国+86)、区号、本机号。
相同之处:都采用若干个分量表示,各个分量之间代表不同的级别;
不同之处:电话号码网中级别高的域名写在最左边,级别最低的域名写在最右边;而域名系统则相反。
3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
【答案】分层次的结构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并不需要知道它的下一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即界面)所提供的服务;
(2)灵活性好,当某一层的具体实现方法更新时,只需要保证上下层的接口不变,便不会对邻层产生影响;
(3)结构上可分隔开,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4)易于实现和维护,这种结构使得实现和调试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变得易于处理,因为整个系统已被分解成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日常工作中,例如经理甲想要发一份宴会的邀请给异地的经理乙,通常他会把这个意愿告诉自己秘书,秘书去制作好请柬,交给邮递部门把请柬寄到经理乙的公司,请柬由乙方的秘书签收,再拿给经理乙,如图所示。
图 标准化邀请流程
4. 图表示有五个站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且用网桥1和网桥2连接起来。每一个网桥都有两个接口(1和2)。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按先后顺序发送了数据帧:A 发送给E , C 发送给B ,D 发送给C , B 发送给A 。试把有关数据填写在表中。
图
表
【答案】当一个网桥刚连接到局域网上时,其转发表是空的,若此时收到一个帧,应按照以下算法处理该帧并建立转发表:
(1)从端口x 收到无差错的帧,在转发表中查找目的站MAC 地址;
(2)如有,则查找出此MAC 地址对应的端口d ,然后转(3),否则转(5);
(3)如到这个MAC 地址对应的端口d=x,则丢弃此帧,否则从端口d 转发此帧;
(4)转到(6);
(5)向网桥除x 以外的所有端口转发此帧;
(6)如果源站不在转发表中,则将源站MAC 地址加入到转发表中,登记该帧进入网桥的端口号,设置计时器,转到(8); 如果源站在转发表中,执行(7);
(7)更新计时器;
(8)等待新的数据帧,转到(1)。
根据已知的数据发送过程,按照网桥的工作算法,即可得到最终的结果。如表所示。
表 帧转发处理表
5. 当使用IPV6时,ARP 协议是否需要改变,如果需要改变,那么应当概念性的改变还是技术性的改变?
【答案】与IPV4不同,IPV6地址的主机号字段有64位之多,它足够大,因而可以将各种接口的硬件地址直接进行编码。这样,IPV6只需把128位地址中的最后64位提取出来就可得到相应的硬件地址,而不需要使用地址解析协议ARP 进行地址解析。IPV6使用一个叫做邻站发现协议(NeighborDiscoveryProtocol )使一个结点能够确定哪些计算机是和它相邻接的(在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新版本ICMPV6中使用这个协议)。而且,ARP 和IGMP 这两个协议已经被并入了IPV6。所以从概念上讲不需要改变,但因IPV6地址长度増大了,相应的字段都需要增大,所以要进行技术上的改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