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电视采访学》考研内部复习题5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利用电视手段记录过程?

【答案】利用电视手段记录过程,必须有“全程跟踪拍摄”的意识。全程跟踪式的拍摄,是指不仅记者时刻紧跟被摄主体,摄像机镜头也要时刻对准其人其物,随时记录眼前发生的一切。

(1)对过程的记录要求电视记者在接受采访任务时就开始结构素材,动态地接近事件的中心和高潮点,事件发展中要坚守岗位,不能随意离开现场和失去对事件中心人物的关注。

(2)在电视采访过程中,如果被摄主体十分重要,那么他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负载丰富的意义,具有较高的记录价值。这时记者需采取全程跟踪拍摄。全程跟踪拍摄是故事情节完整性的保证,也是记录事件发展过程中各个细节的基本方法。

(3)中国的电视记者由于拍摄过多的会议新闻和请柬新闻,己经习惯于对一个新闻事件只用几个固定类型的画面去表现,而不是记录整个事件的过程。若将这一习惯延伸到非会议新闻的采访报道中,必然造成新闻的乏味甚至失真。因此,我国的电视记者更应该树立全程跟踪拍摄的意识。

2. 仔细思考“随机结构”的真正含义。为什么电视采访必须采用这种现场工作方式?

【答案】(1)随机结构的含义

随机结构是指在电视采访过程中,记者要以生活和事件自身的发展逻辑来结构素材、发展情节、调整主题。随机结构的核心是:按照生活自身的逻辑结构情节,调整报道主题,记者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以自己的想象代替生活的真实。

(2)电视采访必须采用随机结构的现场工作方式的原因:

①在采访中,电视记者一定不要一门心思地非要拍一个固定的内容。无论是新闻还是纪录片都是如此。电视采访的现场取材决不能先入为主,不能对正在发生的真正生活内容视而不见。在电视纪录片的采访中,记者要善于发现矛盾,追寻矛盾的原委。而在揭示矛盾产生的过程中,会自然形成真实生动的情节。同时,矛盾的揭示还会深化采访的内涵,使采访进入生活的更深层面。

②记者要做到从正在发生的事件中抓取素材,跟随生活的流程从容地改变主题。很多预知新闻事件的报道题材在记者到达现场后,主题仍可根据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或报道角度还有随机结构的空间,记者都应尽量从预知的卞题和事件中发掘新的切入点,努力使它们呈现出未知和即兴的外在形态。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