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802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答案】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又称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假定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则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式中,Q 为产量; 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 常数u 、v>0,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它们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固定的资本投入量。里昂惕夫生产函数表示:产量Q 取决于和这两个比值中较小的那一个,即使其中的一个比例数值较大,那也不会提高产量Q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可用图予以描述。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图中,从原点出发经过a 、b 和c 点的射线OR 表示了这一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所有产量水平的最小要素投入量的组合。

2. 垄断竞争

【答案】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组织。具体地说,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

(1)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2)厂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的存在从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现实中垄断竞争也是一种普遍

存在的市场结构,如轻工业品市场等。

3. 停业原则

【答案】停业原则是成本理论中用于描述短期内厂商是否退出市场的一条原则。在成本理论中,市场价格恰好可以弥补平均可变成本的点就是停业点。

在临界点,企业每期的损失恰好等于它的固定成本,与停业关门的后果一样。停业原则要求: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厂商的可变成本,则厂商应该退出市场、停止生产,这样可以产生较少的损失,即只亏损固定成本。

4. 垄断

【答案】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①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②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仟何相近的替代品; ③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形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儿个:①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②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 ③政府的特许; ④自然垄断。自然垄断行业具有如下特征: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论述题

5. 什么是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寻租在我国经济领域有哪些表现? 如何治理?

【答案】(1)准租金就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由于厂商的生产规模在短期不能变动,其固定生产要素对厂商来说就是固定供给的:它不能从现有的用途中退出而转到收益较高的其他用途中去,也不能从其他相似的生产要素中得到补充。这此要素的服务价格在某种程度上也类似于租金,通常被称为“准租金”。

(2)经济租金是指从要素的所有收入中减去那部分不会影响要素总供给的要素收入的一部分要素收入,它类似于生产者剩余,等于要素收入和其机会成本之差。经济租金是要素收入(或价格)的一个部分,该部分并非为获得该要素于当前使用中所必须,它代表着要素收入中超过其在其他场所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

(3)寻租指的是非生产性寻利活动:垄断厂商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即垄断租金)的活动,为此垄断厂商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例如向政府官员行贿或者雇用律师向政府官员游说等。当然,广义的寻租指的不仅仅是垄断厂商的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计划”的退出与“市场”的进入是不可能完全同步的,因此会出现“制度真空”地带,这就为寻租活动提供了温床。我国经济领域里常见的寻租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①权力寻租,表现在一些政府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利用手中权力谋求不当经济利益的不轨活动;

②金融寻租,表现在一些金融部门主管干部和工作人员利用权力和职务的方便谋求不当经济利益的不轨活动;

③企业或行业寻租,表现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主管干部和管理人员,趁国家法律和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之机,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职务上的便利,大肆挥霍和攫取国家资财,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另外,一此有关国计民生的要害部门和行业,凭借特权和垄断地位创租,公然吃、拿、卡、要,索取贿赂,这也构成了企业或行业寻租。

(4)治理我国经济领域里的寻租活动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制度建设,即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比如分权以及反垄断,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让寻租者钻不了制度的空子,从而堵住寻租尤其是权力寻租的口子,这是阻止寻租活动的根本保障; 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比如提高政府官员和公务员以及国企管理人员的收入,以期达到高薪养廉的目的; 三是加大对寻租活动的惩处力度,提高寻租活动的成本。

6. 设消费者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集和U (亦即1和

01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效用总量U ,010 )。求证:这两种组合集所描出的无差异曲线U 和U 在平面(i , j )上不相交。

。 【答案】这两种组合集所描出的无差异曲线U 和U 在平面(i , j )上相交。交点为E 点,如图所示。E 点对应的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分别为

10根据无差异曲线的定义,由无差异曲线U 可得E , F 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由无差异曲线U 可得E , H 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因此,根据偏好可传递性的假定,必定有F 和H 这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但是,观察和比较图中F 和H 这两点的商品组合,可以发现H 组合中每一种商品的数量都多于F 组合。因此,根据偏好的非饱和性假定,必定有H 点的效用水平大于F 点的效用水平。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小能相交

此时产生矛盾:该消费者在认为F 点和H 点无差异的同时,又认为H 点要优于F 点,这就违背了偏好的完全性假定。由此证明: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是错误的。所以,这两种组合集所描出的无差异曲线U 和U 在平面(i , j )上不相交。

01

三、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