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南民族大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6年西南民族大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一) . 2 2016年西南民族大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二) . 9 2016年西南民族大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三) 14 2016年西南民族大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四) 18 2016年西南民族大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五) 23
一、简答题
1. 如何制定绩效考核目标和绩效考核周期?
【答案】(1)绩效考核目标,又称绩效目标,是对员工在绩效考核期间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所做的界定。这是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的参照系。绩效目标由绩效内容和绩效标准组成。
①绩效内容
绩效内容界定了员工的工作任务,也就是说员工在绩效考核期间应当做千l 一么事情,它包括绩效项日和绩效指标两个部分。
绩效指标是指绩效项目的具体内容,它可以理解为对绩效项目的分解和细化。
绩效指标的确定,有助于保证绩效考核的客观性。确定绩效指标时一,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 绩效指标应当有效。
b. 绩效指标应当具体。
c. 绩效指标应当明确。
d. 绩效指标应当具有差异性。
e. 绩效指标应当具有可变性。
②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是对员工工作要求的进一步明确,即对员工绩效内容作出明确的界定; 员工应当怎样来做或者做到什么程度。确定绩效标准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 绩效标准应当明确;
b. 绩效标准应当适度;
c. 绩效标准应当可变。
③对于绩效目标的设计要求,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原则,简称“明智 b. 目标可衡量原则(measurable ); c. 目标可达成原则(attainable ); d. 目标相关原则(relevant ); e. 目标时间原则(time-based )。 (2)在确立绩效考核周期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①职位的性质 不同的职位,工作内容是不同的,因此绩效考核的周期也应当不同。一般来说,职位的工作绩效比较容易考核的,考核周期相对要短一些,如工人的考核周期相对就应当比管理人员的短。 其次,职位的工作绩效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比较大的,考虑周期相对要短一些,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如销售职位的绩效考核周期相对就应当比后勤职位的短。 ②指标的性质 不同的绩效指标,其性质是不同的,考核的周期也应当不同。一般来说,性质稳定的指标,考核周期相对要长一些; 相反,考核周期相对就要短一些。例如,员工的工作能力比工作态度相对稳定一些,因此能力指标的考核周期相对比态度指标就要长一些。 ③标准的性质 在确定考核周期时,还应当考虑绩效标准的性质,就是说考核周期的时间应当保证员工经过努力能够实现这些标准,这一点其实是与绩效标准的适度性联系在一起的。例如“销售额为50万元”这一标准,按照经验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将考核周期定为1周,员工根本就无法完成; 如果定为4周,又非常容易实现,在后两种情况下,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都是没有意义的。 2.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有哪些? 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案】(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和目标是通过它所承担的各项职能和从事的各项活动来实现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力资源规划。指对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做出预测; 根据顶测的结果制定出平衡供需的计划等。 ②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职位分析包括:一是对组织内各职位所要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承担的工作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 二是确定出各职位所要求的任职资格。胜任素质模型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泪标所需要的一系列不同胜任素质的组合。 ③员工招聘。包括招募、甄选与录用。招募是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候选人来申报企业空缺职位的过程; 甄选是指企业采用特定的方法对候选人进行评价,以挑选最合适人选的过程; 录用是指企业做出决策,确定入选人员,并进行初始安置、试用、正式录用的过程。 ④绩效管理。是指根据既定的目标对员工的工作结果做出评价,发现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包括制定绩效计划、进行绩效考核,以及实施绩效沟通等活动。 ⑤薪酬管理。薪酬管理包括:确定薪酬的结构和水平,实施职位评价,制定福利和其他待遇的标准,以及进行薪酬的测算和发放等。 ⑥培训与开发。它包括建立培训的体系,确定培训的需求和计划,组织实施培训过程,对培训效果进行反馈总结等活动。 ⑦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身情况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获取职业信息,选择能实现该目标的职业,并且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案。职业生涯管理是组织为了更好地实现员工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寻求组织利益和个人职业成功最大限度的一致,而对员工的职业历程和职业发展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 ⑧员工关系。它是指企业中各主体,包括企业所有者、企业管理者、员工和员工代言人等之间围绕雇佣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 在这个职能系统中,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是一个平台,是基础。人力资源规划中,通过对职位说明书和胜任素质模型等的参考,来预测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和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供给; 同时可以确定招聘录用的标准:另外,还可以确定绩效管理中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以及员工工资等级; 还可以依据其来确定在培训与开发过程中的培训需求。 绩效管理职能在整个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影响着其他职能,如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预测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供给; 通过对来自不同渠道的员工的绩效进行比较,从中得出经验性的结论,从而优化招聘渠道; 绩效管理和甄选活动也互相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会影响薪酬的确定,同时员工关系管理与员工的绩效也有一定的联系。 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职能之间同样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招聘计划的制定要依据人力资源规划,员工关系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度,而培训与开发和薪酬管理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员工薪酬的内容,除了工资、福利等货币报酬外,还包括各种形式的非货币报酬,而培训就属于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整体。 3. 薪酬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有什么意义? 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1)薪酬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薪酬体系、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形式,明确员工所应得的薪酬,并进行薪酬调整和薪酬控制的过程。 (2)薪酬管理的意义 ①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吸引和保留优秀的员工 这是薪酬管理最基本的作用,企业支付的薪酬,是员工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他们生存的重要保证。 ②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实现对员工的激励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人们的行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支点就是满足他们没有实现的需要。薪酬水平的高低也是员工绩效水平的一个反映,较高的薪酬表明员工具有较好的绩效,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③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绩效 薪酬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对员工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而每个员工个人绩效的改善将使企业整体的绩效得到提升。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3)薪酬管理的原则有效的薪酬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基本的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