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881新闻传播学综合二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新经验
【答案】新经验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碰到新的矛盾,不断探索解决新矛盾的途径、解决新矛盾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实践的总结。经验是人类的创造,实践的总结。经验作为精神财富,一旦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所掌握,便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社会前进。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任务,传播新经验应该是记者报道的一个重要课题。
2. 特约记者
【答案】特约记者是指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采写任务约请外单位的同志来完成而给予的称号。特约记者采写的稿件一般比较重要,且有特色。由于特约记者在该新闻单位里没有编制,所以不领取该新闻单位的工资(稿费除外),他们通常还在原单位领工资。
3. 追踪采访
【答案】追踪采访,是指为了回答报道给读者留下的悬念、根据读者提出的问题、对读者提供的新闻线索进行的采访,也是着眼事物新变化、新发展的一种采访。追踪采访不是简单获取信息的那种采访,它是记者沿着事物发展轨迹所作的一种深层次的采访,一种弄清底细的采访,一种寻求新答案的采访。追踪采访写出来的报道,具有自己的特色,不同于一般采访写出的报道。追踪采访是采访深入的一种表现,从采访环节而言,着眼点在追踪,追个水落石出。
4. 直面采访
【答案】直面采访是指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又称面对面采访。其特点是,记者通过口头提问,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客观情况,搜集新闻素材。在采访方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种采访方式,也是现在用得最多的一种采访方式。记者运用这种采访方式,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①直接面对个体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即个别访问; ②直接面对群体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如召集三五个人开座谈会、调查会等。这两种类型,又以个别访问进行得最多最为频繁。
5. 新闻主题
【答案】新闻主题是指新闻事实所提炼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表明的中心思想。它是贯穿一篇新闻的主导思想、主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新闻主题与一般文
章主题的概念基本相同,通俗地讲,即指作品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解决或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等。
6. 旁观性观察
【答案】旁观性观察,又称非参加性公开观察,是指记者亮明身份,直接在现场进行目击采访,从观察者的角度来审视现场情景和事件的发展。这是最经常、最普遍采用的方式。在这种观察中,记者一般不参与现场活动,也不介入争端,只是用眼睛像摄像机那样,机灵而客观地“摄取”现场的各种情景。
7. 旅途通讯
【答案】旅途通讯是指以“记地”为主体,通过记者游览、参观、考察等方式,将沿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编缀成篇的一种通讯。旅途通讯渊源于我国古代的山水游记文学,但与古代的山水游记文学相比,其内容更加绚丽多姿,形式更加多样化。旅途通讯不仅包括了旅游通讯,而且包括了非旅游通讯,是兼具写人写事的通讯,是风貌通讯中的一种。今天的旅途通讯突出地体现了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中外文化交流价值和美学价值等五种价值。
8. 专业记者
【答案】专业记者是指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一般是以两种形式出现的,一种是专门的记者,一种是编采合一的记者。新闻单位之所以设这样那样的专业记者,一是为了使各个领域的采访报道都有专人负责,二是有利于记者积累和掌握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培养记者成为报道某一领域的专家。
9. 访问
【答案】访问又称“口头采访”、“谈话采访”、“访谈”,是采集新闻材料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记者有目的地同采访对象交谈,在有限的时间内采集新闻材料的活动。从活动对象上看,访问可以分为两种:①个别访问,即采访对象只有一个人,这种形式最为频繁; ②开座谈会、调查会,即集体采访,采访对象在两个人以上。
10.剪报
【答案】剪报是指把报纸上有价值的内容剪切下来,贴到各有目录索引的本子上。剪报与其他积累资料的方式相比具有方便和量大的优势。记者在进行剪报时首先要做好剪报的整理工作,其次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剪报内容。
二、简答题
11.你如何看待新闻报道策划的第二类分类?
【答案】(1)新闻报道策划的第二类分类,是指报道题材价值呈隐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又称“新闻事实、事件、本源策划”或“策划性新闻’夕,即它是在新闻事实(事件)发生之前
或事实(事件)价值呈隐性状态之际,由记者、编辑主动介入、设计并促成事实(事件)价值显露的策划行为。
(2)许多事实(事件)一时可能未必成为原型,但构成事实(事件)的元素是存在的,且呈分散、无序、无形状态。记者的职责是,根据议题设置理论,通过科学的采集手段,将事实(事件)从分散、无序、无形状态转换为集中、有序、有形状态,也即进行一场信息“碎片”的优化整合工程。应当说,这是信息时代记者负责任的标志,是思维、工作方式根本变革的标志。
(3)在当今时代,媒体面对的信息资源几乎是相同的,容易使媒体报道同质化现象突出。即使“独家新闻”较少,但可通过新闻策划,使媒体有自己的“独特报道”。
(4)我国学界和业界对该类策划持异议或反对意见者具多,但新闻传播实践告诉并呼吁人们:应当肯定,应当倡导。
12.记者在新闻报道策划中的位置和作用是怎样的?
【答案】记者在新闻报道策划中的位置和作用如下所述:
(1)新闻报道策划中的位置:实施者与参与者
新闻报道策划的主体是多层次的:
①总编辑策划
“总编辑就是总策划”,实际情况就是如此,也应该如此。总编辑要重点抓带全局性的策划。总编辑多出主意,多想办法,精心策划,抓好策划,就能更好地调动编辑记者做好工作的积极性,新闻媒体就会出现一个新面貌。现在多数新闻报道策划来自总编辑,总编辑起主导作用,这是正常现象。
②部主任策划,包括部门编辑策划
要办好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光有总编辑的策划是不够的,还要调动部主任、编辑的积极性,搞好部门报道工作的策划。
③记者策划
总编辑、部主任、编辑在报道方面的策划,最终要通过记者的采写工作去实现。在这一点上,记者是新闻报道策划的实施者。但是记者不应该只是充当策划实施者的角色,他还应该是策划的参与者,是策划主体的一个层次。既是策划的实施者,又是策划的参与者,这就是记者在新闻报道策划中的位置。记者直接接触社会,接触各行各业,接触广大群众,触动他“灵感”的事物多,机会多,他应该有所策划,也能够策划。
(2)作为实施者与参与者的作用
记者在新闻报道策划中,既是实施者,又是参与者,这种双重身份,要求他在两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努力去完成总编辑和部主任有关新闻报道的策划; 另一方面,开动脑筋,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抓住有意义的主题,精心策划,同时又关心全局,对整个媒体的新闻报道策划提出积极建议。记者无论是作为策划的实施者,还是作为策划的参与者,都是可以发挥大作用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