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女性主义翻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女性主义

  摘要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女性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的视野拓展到了心理学,文学,哲学等领域,这对一些传统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女性主义者把语言当作争夺权利之地。认为语言是导致性别歧视和压迫的工具。他们试图通过对语言模式的转变来提高女性地位。与此同时,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翻译的文化层面,例如政治,社会等等。在这种状况下,女性主义理论逐渐的和翻译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并形成了一种新的翻译理论——女性翻译理论。通过女性主义和翻译的结合,人们能够从性别的角度更加深入的理解翻译的复杂性。它为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空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的女性翻译理论被介绍到中国,但是并不为中国女性所接受。直到本世纪初,中国的翻译研究者们才逐渐注意到翻译研究中的这一全新视角。但是目前中国从海外引入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理论甚少而且十分不完整。把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作为一个研究成果,一次改革,一场创新,和一个对翻译理解的新的视角在西方正在形成,而在中国,我们仍然处于初级的介绍阶段。在这篇论文中,作者试图对女性主义和翻译的关系,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观点,方法,贡献以及局限性进行介绍。并以朱红的翻译作品《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以及《女人的“一样”和“不一样”》为例,来分析女性主义者在用词上的特点。然后,作者会对中国与西方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与不同。最后,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这篇论文的目的在于引起学者们对中国女性主义理论的注意,并推进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