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检查对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有意义的是() 体格检查有桶状胸、紫绀。 心电图呈低电压。 胸部X线示肺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宽。 血气分析PaO<60mmHg,PaCO>50mmHg。 肺功能FEV/FVC<60%,MVV实测值/预计值<60%。
慢性支气管炎典型病变中没有() 黏膜上皮鳞化。 支气管腺体和杯状细胞增生。 支气管内有多量泡沫细胞。 支气管壁有炎性细胞浸润。 黏膜下平滑肌断裂、萎缩。
男性,62岁。慢性咳嗽、咳痰近20年,伴气急渐进性加重,平地行走稍快即感气急。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关于后者的诊断下列哪项体征不是必须的() 胸廓呈桶状。 叩诊过清音。 肺下界下移、移动度减小。 呼气延长。 P2亢进。
男性,60岁。咳嗽5年,呼吸困难加重7天,桶状胸,X线示:肺透光度增强,肋间隙增宽,横膈下降。RV/TLC%=40%,MVV占预计值50%,FEV/FVC%为55%,该患者最恰当的诊断为() 代偿性肺气肿。 老年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气肿。 间质性肺气肿。 旁间隔性肺气肿。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期是() 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稳定期。 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活动期。 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活动期、稳定期、迁延期。 代偿期、失代偿期、间歇期。
男性,54岁。慢性咳嗽、咳痰10年,气急3年,逐渐加重。X线胸片示肋间隙增宽,两肺透亮度增加,右上圆形透亮区,两下肺纹理增粗紊乱,诊断应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