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院81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投资乘数

【答案】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在两部门经济中,

投资乘数,

即。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人,或边际储蓄倾向越

; 征收比例税时, 。小,则投资乘数就越大。在三部门经济中,征收定量税时

由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投资增加会引起收入多倍增加,投资减少会引起收入多倍减少,由于这是凯恩斯最早提出来的,所以投资乘数又称为“凯恩斯乘数”。

投资乘数发挥作用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假设,即: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2. 滞胀与通货紧缩

【答案】(1)滞胀指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率同时并存情况下的状态。滞胀最初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经济状态超出了凯恩斯主义和菲利普斯曲线所能解释的范围。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并存的,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滞胀现象表明通货膨胀和失业不旱交替关系,因此凯恩斯主义政策不能调整滞胀状态。

(2)通货紧缩指在经济均衡的状况下,由于企业债务负担加重、货币供给锐减或银行信贷收缩等原因造成投资需求突然下降或泡沫破灭,居民财富萎缩造成消费需求突然剧减等原因使总需求下降,从而出现供给大于需求,于是物价水平显著、持续地下降。

3. 新凯恩斯主义

【答案】新凯恩斯主义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共同特征是继承凯恩斯主义传统,把失业问题作为研究主题; 与凯恩斯主义不同的是,他们力图从微观层面上,即从工资、价格和利率豁性上去寻找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不能出清的原因。一般来说,新凯恩斯主义者都接受以下四个命题:

(1)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经济由失衡走向均衡的自动调整过程是缓慢的;

(2)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

(3)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存在的;

(4)政府为稳定经济进行干预的政策是有效的。

4. 资本的实际成本

【答案】资本的实际成本是指租赁企业用经济的产出单位衡量的购买并出租一单位资本的成本。资本的实际成本取决于资本品的相对价格P k /P、实际利率r 以及折旧率。用式子表示为:资本的实际成本

5. 总投资和净投资 。

【答案】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以及存货)的支出。由于资本在不断地消耗折旧,因此在每年的总投资里,有部分额度需要用于弥补当年的资本折旧,这部分投资是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称为重置投资,余下的部分,则称为净投资。净投资等于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

6. 货币中性

【答案】货币中性是指名义货币数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产品市场原有均衡状态和国民收入的结构,仅引起产品市场各种商品的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动。

当货币是中性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致货币需求的增加,货币市场在新的供求均衡点上达到均衡,货币市场均衡的改变只引起物价总水平的变化,不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也不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不影响实际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此时,货币只是一种面纱,货币经济类似于物物交易经济。这一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规则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 并认为只有对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才可以提高实际经济水平。

7.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答案】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

充分就朴的预算盈余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因此,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充分就业的顶算盈余可以大于、小于或者等于实际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具有以下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的影响;

②使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但这一概念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国民收入本身就是难以准确估算的。

8. 棘轮效应

【答案】棘轮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S.Duesenberry )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

,即卜去容易下来难。 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即绝对收入水平变动必然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针对这一观点,杜森贝利认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十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9. 古典总供给曲线与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答案】古典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按照古典学派的说法,在长期当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因此,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古典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表明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其含义或基本思想是:由于存在失业,厂商们可以在现行工资水平上,获得他们所需要数量的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假定为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于是,他们愿意按现行价格水平,提供需求所要求的数量。

10.引致需求

【答案】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在众多影响消费的因素中,有决定意义的是收入。同时,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因而消费可以近似表示为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用公式表示为c=α+βy 。其中,。为消费者为满足基本生活

所必不可少的消费部分; 而引致消费指的是收入引致的消费,是边际消费倾向刀和收入Y 的乘积。

二、简答题

11.高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把一定时期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交易量相乘后相加,可得到某一时期的价格总额。选一个时期为基期,购买同等量商品的本期价格总额除以基期价格总额就得到本期的一个价格指数,这个价格指数反映了本期经济的物价总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因此,一般物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需支付的货币数量的多少,或一定数量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数量多少的指标。

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增长率,它衡量的是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因而,通货膨胀率是反映价格水平变动幅度大小的指标。

12.分析两部门经济中储蓄函数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影响。

【答案】两部门经济中,即经济中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厂商)时,均衡国民收入可以用i=s来表示,即当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经济达到均衡,此时决定的国民收入为均衡国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