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微生物学(学术学位)细胞生物学(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分辨率(resolution )。
【答案】分辨率是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两个质点间的距离取决于光源波长、物镜镜口角《和介质折射率。分辨率是衡量显微镜性能的重要参数。
2. 密码子 【答案】
体密码或密码子。
3. 古细菌分子中每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了合成的多肽链中的一种氨基酸,故称为三联
【答案】古细菌是指一些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的“细菌”,其形态结构、遗传装置及其基本生命活动方式虽与原核细胞相似,但16SrRNA 序列同源性和其他一些基本分子生物学特点又与真核接近。
4. 细胞融合
【答案】细胞融合是指在离体条件下通过介导和培养,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或指用人工的方法把不同种的细胞通过无性方式融合成一个杂合细胞的技术)。细胞融合又分为自体细胞融合和异体细胞融合,自体细胞融合来源于同种细胞的融合,可以形成多倍体细胞;异体细胞融合来源于不同物种的细胞融合。
5. 转化细胞
【答案】转化细胞
胞属性则称为恶性转化细胞。
6. 胞内体
【答案】胞内体是膜包裹的囊泡结构,有初级胞内体和次级胞内体之分,初级胞内体通常位于细胞质的外侧,次级胞内体常位于细胞质的内侧,靠近细胞核。胞内体膜上具有.
体酸性条件下,受体同结合的配体分裂,重新循环到细胞质膜表面或高尔基体反面网络。
7. 巨型线粒体
【答案】体积异常膨大的线粒体,称为巨型线粒体,线粒体一般呈线状,也有粒状或短线状,
第 2 页,共 29 页 是指体外生长的正常细胞受肿瘤病毒感染后,在形态和生理代谢方面都产生了新的特性,且可不受控制地繁殖下去的细胞,若这种经转化的细胞具有癌细质子泵,使其内部为酸性。初级胞内体是细胞胞吞作用形成的含有内含物的膜囊结构。在次级胞内
其直径一般在长度变化很大,一般为
8. 支原体(mycoplasma )。
支原体细胞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长的可达乃至 【答案】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细胞,也是唯一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
二、简答题
9. 通过交换小的代谢产物和离子,间隙连接提供细胞间的代谢和电耦联。那为何神经元通讯主要是通过突触而不是间隙连接?
【答案】动作电位可通过间隙连接在细胞间传递,事实上心肌细胞就是以这种方式相连的,确保细胞群在受到刺激时同步收缩。但是这种在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机制是相当局限的,突触远比它更复杂精致,可以使信号得到调节,并使信号与细胞接受到的其他信号相整合。因此,间隙连接就像电器元件之间的简单焊点,而突触则像复杂的中转装置,使神经元系统能执行运算操作。
10.整联蛋白在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案】(1)整联蛋白是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由两个亚基组成二聚体,其胞外段具有多种胞外基质组分的结合位点,包括纤连蛋白、胶原和蛋白聚糖的结合位点。
(2)整联蛋白不仅介导细胞附着到细胞外基质上,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细胞外环境调控细胞内活性的渠道。整联蛋白与胞外配体的相互作用可产生多种信号,如
长、迁移、分化乃至生存。
11.设计实验研究细胞内两种蛋白质分子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答案】可利用FRET 技术或酵母双杂交技术进行研究。FRET 技术:首先设计构建分别带有YFP 和CFP 的两种蛋白质分子的融合表达载体,二者分别转染细胞,确定二者均可以在细胞中表达;然后二者共转染细胞,以430nm 波长的光照射,测定530nm 波长的发射光强度,计算二者之间的距离。如距离在5〜10nm , 则它们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12.肠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带状连接和桥粒各具有什么功能?
【答案】肠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带状连接和桥粒的功能分别如下:
(1)紧密连接:
①阻止可溶性物质从上皮细胞层一侧通过胞外间隙扩散到另一侧,形成渗透屏障,起重要的封闭作用;
②形成上皮细胞质膜蛋白与磷脂分子侧向扩散的屏障,从而维持上皮细胞的极性。
(2)带状连接:位于紧密连接下方,相邻细胞间形成一个连续的带状连接结构,跨膜蛋白通过微丝束间接将组织连接在一起,提高组织的机械张力。
第 3 页,共 29 页
释放进入细胞质基质,肌醇第二信使的合成,胞内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等。这些信号对细胞具有深远影响,诸如细胞生
(3)桥粒:细胞间形成的纽扣式的连接结构,跨膜蛋白(钙黏素)通过附着蛋白(致密斑)与中间丝相联系,相邻细胞通过桥粒连成一体,形成整体网络,起支持和抵抗外界压力与张力的作用。
1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过程。
【答案】凋亡过程在形态上分为3个阶段:
(1)凋亡的起始。染色质固缩并沿核膜分布,细胞质发生皱缩,细胞表面特化结构消失。 (2)凋亡小体的形成。细胞质膜反折,包围染色质片段和细胞器等,形成芽状突起并逐渐分隔,形成凋亡小体。
(3)凋亡小体被吞噬。凋亡小体被邻近的细胞或吞噬细胞所吞噬,并被消化后重新利用。动物细胞凋亡最重要的特征是整个过程中细胞质膜始终保持完整,细胞内含物不发生细胞外泄漏,不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
14.为什么说古核细胞比细菌更可能是真核细胞的祖先?
【答案】古核细胞比细菌更可能是真核细胞的祖先,其原因有:
(1)古细菌又称古核生物。其形态结构和遗传装置与原核生物相似,但一些分子进化特征更接近于真核生物。
(2)古细菌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生物一样不含有真细菌所特有的肽聚糖。真细菌的细胞DNA 不含有重复序列,而古核细胞与真核生物一样含有重复序列。
(3)大部分真细菌核糖体为70S ,而古核生物核糖体有増大趋势,含有60种以上蛋白质,介于真核细胞与真细菌之间。核糖体对抗生素的反应更类于真核细胞。
(4)
与真核细胞更接近。
三、论述题
15.试述生物膜中膜蛋白的构筑状况。
【答案】(1)膜外在蛋白靠离子键或其他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结合。 (2)膜内在蛋白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3种。
①通过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核心相互作用。a. 跨膜结构域大多为a 螺旋构象,一个内在膜蛋白中有一个或多个跨膜螺旋。每个螺旋含有20个左右的氨基酸,其外部疏水性氨基酸残基,借疏水力与脂双层的疏水核心相结合;其些跨膜螺旋既具有极性侧链又具有非极性侧链,在螺旋的外侧是非极性链,内侧是极性链,形成特异极性分子的跨膜通道。b. 有些多次跨膜的蛋白质,它们的每个跨膜结构域仅有10〜12氨基酸残基,形成折叠片结构,反向平行的折叠片相互作用形成非特异的跨膜通道。
②跨膜结构域的两端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如精氨酸、赖氨酸等)与磷脂分子带负电荷的极性头部形成离子键,或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通过
互作用,使内在膜蛋白更好地固定在膜中。
第 4 页,共 29 页 等与带负电荷的磷脂极性头部相